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足火茶,是岩茶能承受的最高火功。
“足”含有足够、足矣的意思。
翻译成大白话,焙到这里就行,得适可而止。
因为再继续焙下去,那就过头了。
过犹不及,焙成了病火茶,反倒白白浪费一笼茶。
周末时从一位茶农朋友那里,听来一个新解释。
岩茶的足火,存在这样的定义。
是岩茶加工期间,为了让茶叶焙到“足干”程度,并且吃下它能够吃下的火,就是足火。
此处提到的足火,是一个浮动范围。
类似将一道青菜炒熟。
炒熟空心菜,和炒熟西蓝花,用到的火候肯定不同。
举个例子,有的岩茶,吃下100分火时,整体风味最好。
但是,有的茶在吃下70-80左右的火候,香气滋味最佳,不适合再焙下去。
说白了,背后涉及到一个老生常谈的概念——看茶焙茶。
什么样的岩茶才算吃足了火?得结合这4点因素说了算!
《2》
一、品种。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
岩茶圈内,也没有完全相似的两个品种。
不同品种之间,特征区分鲜明。
举个例子,四大名丛。
铁罗汉和水金龟等,但凡有涉猎过焙茶的人,都能知道它们更能“吃火”。
按麻花的个人口味偏爱来算,黄观音、金牡丹、雀舌、八仙等,喝轻火能接受。
但是,四大名丛之首的铁罗汉,为了体现它的浑厚深沉汤感特征,还是焙足一些更好喝。
所以,哪怕今年的慧苑老丛铁罗汉,姗姗来迟,上市时间比往年迟了很多。
但心里还是一直抱着这样的想法,好茶不怕晚。
要想喝到焙火足一些的正岩茶(新茶),大约在冬季这句话,其实没有错。
但是,同样是四大名丛,白鸡冠就不适合焙火太高。
白鸡冠,市面上基本是轻火为主。再往上,顶多就是中轻火。
如果硬生生要焙到中火以上,白鸡冠本身的品种外形独特性,黄绿偏浅的颜色容易焙变色。
同时,茶汤中特有的鲜醇茶味,清鲜口感,以及独特的类似鲜草药那样的清郁香气,也会一概被削弱,不如轻火风味来得好。
所以,岩茶的焙火,要看菜下碟。
不同品种之间,适宜的最佳火功并不相同!
《3》
二、做青基础。
武夷岩茶的焙茶,要看茶焙茶。
根据一款茶的个性化特征,专门定制适宜的火功。
除了品种特征的不同外,还要考虑做青前提。岩茶的复杂加工过程,可简化成做青+焙火。
以盖房子为比方,做青好比打地基。基础打好,后期焙火才能更顺手。
岩茶在初制结束,焙茶之前,茶农们会进入一轮常规程序——试毛茶。
有时候,同一款岩茶做出来后,毛茶甚至要反复试喝多遍。
唯有反复确定,才能知道焙茶时该怎么调整方向。
换个角度理解,岩茶的焙火,掣肘于做青基础。
之前在武夷山,听来这样的说法。
岩茶做青做得熟,才能久焙,适合将火功焙高一些。
假设做青偏轻,发酵偏轻,花香保留更多。焙茶方向上多数是做成清新口味,以轻火、中轻火居多。
再说,在试毛茶时,还得看具体情况来定。
若是一款茶,香气做得特别好,让人难以割舍,焙茶时自然舍不得焙火过高,损耗它的香气特色。
假设一款茶,毛茶时就能感受出水路很清晰。焙茶时则是侧重于“炖”,让做出来的汤感更醇厚、厚实。
到了具体焙茶过程,还要反复审评,把控品质。
根据岩茶的具体焙茶吃火表现,抓住一款茶的焙火最佳临界点。
焙多一分则香气减弱,焙少一分则茶味略薄。
达到不多不少的状态,才是理论上的最佳标准。
《4》
三、山场基础。
早三、四年,很多茶客对下面这番话深信不疑。
认为山场出身越好的岩茶,越适合“吃火”。
在一传二、二传三、三传百的过程中,这番话还悄然发生了改变。谣传成“只有正岩茶才能焙足火。”
此话一出,许多新茶友在买茶时,一味去跟风那些焙火过头,烤出咖啡味,品种特色全无的病态岩茶。
回过头来看,不论正岩茶、半岩茶、外山茶,焙火程度没有绝对制约。
哪怕茶叶内质积累再单薄的外山茶,焙茶时提高温度,拉长焙茶时间,同样能将火功焙高。
不少为了节省焙茶成本,采用一焙到底方式做出来的岩茶,多数是采用便宜的外山茶青“开刀”。
至于正岩好茶,为保稳妥,还是慢焙为主。
但不少外山茶,它们的内质缺失,哪怕焙足了火,汤感也不醇厚、不稠滑。喝入口除了感觉火气大,很刺激,并没有太多亮点。
反过来看,正岩山场出来的岩茶,焙茶发挥空间更多。焙轻火、焙中火、焙足火,都各有亮点。
除了个别特殊的品种外,越是正岩核心山场的茶,主流还是焙足一些,更能体现汤感稠滑的优势。
以牛栏坑肉桂为例,轻火“牛肉”仅是极端个例。
能受市场普遍认可的牛肉,还是得等到十月、十一月左右,喝焙火足一些的状态,更加过瘾!
《5》
四、天气因素。
武夷岩茶的焙茶,流传有不少顺口溜。
看茶焙茶,是最经典的说法。
当然,还有“看天焙茶”一说。
茶行业,某种意义上,仍旧得看天吃饭。
从今年的大旱,可见一斑。
但岩茶焙火时,也要考虑天气因素影响。
比如,今年的轻火茶。
五月中下旬后,各家的新茶陆续采得差不多了。
做青结束,下一步就是等着焙茶。
只可惜,从五月底一直到六月快结束,都是漫长的雨季。
雨水频繁,影响到了轻火茶的焙茶。
雨天湿气太重,焙火难以焙进去,影响了今年轻火茶的上市。
无独有偶,在雨季结束后,又迎来了漫长的旱季。
从整个夏天,等到秋天,武夷山就没下过一场透彻的大雨,旱情严重,九曲溪的水位一降再降。甚至连以小气候清凉著称的正岩山场,都需要依靠抽水抗旱……
茶农们的时间与精力,被抗旱分去后。
一来二去,也延迟了今年的足火茶上市。
晴天雨天,气温高低,湿度变化,天气因素的变化,与焙火效果息息相关。
看天焙茶一说,完全没有错!
《6》
一款岩茶焙到什么样的状态,是最好的?能达到“足够”的程度?
除了前面提到的因素外,其实还有一点。
看市场口味来定。
开门做生意,顾客才是上帝。
以客为主,迎合市场口味去焙茶,才能顺利实现销售。
早些年,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名词——潮汕火。
销往潮州、汕头一带的岩茶,为了迎合当地喝茶口味,焙火时下手会比较重。
有段时间,专门挑战过这类“潮汕火”。
但泡出来的茶汤,浓油赤酱,接近酱油汤,苦涩刺激超强。
勉强喝入口,还是不能接受,喝不习惯。
除了“潮汕火”外,为了适合北方市场,将部分岩茶降低火功,保留更多花香,也是权宜之策。
看茶焙茶、看天焙茶、看市场需求焙茶……
岩茶的程度高低,没有绝对好坏之分,适合的才是最好!
更多关于岩茶的知识
喝岩茶茶醉?喝岩茶翻江倒海?喝岩茶满口烟味?村姑陈给你支支招
武夷岩茶新手入门,该选择喝贵的山场岩茶,还是便宜的口粮岩茶?
过去的岩茶都叫大红袍,现在的岩茶都叫肉桂?
被牺牲掉的岩茶
喜欢喝武夷岩茶的你,听说过岩茶里的“倒青”吗?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