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说是一门玄学也并不为过。
在喝茶的品鉴过程中,大多数人用看干茶、闻香气、尝滋味品茶。但有时候,我们也会看到一些茶友在大家喝完茶后,一个人默默在一边抠茶渣玩。大家会好奇,他们在干什么呢?不过,可千万不要小瞧那个摆弄叶子的人,不是因为别的,仅仅因为从普洱茶的叶底能就能看出很多隐藏在普洱茶中的秘密。
那么,今天就来聊一聊,普洱茶从叶底能看出那些门道呢?
获知工艺优劣
我们都知道从普洱茶制作全流程看,影响叶底外观呈现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联系最紧密的要数茶青采摘方式、杀青及揉捻这三道工序。
采摘
由于制作工艺的关系,很多茶在没有泡开时,不太容易分辨其芽头和嫩叶的含量,而通过叶底则能很好的避免这个问题。将几片茶叶平摊开来,我们就能看出它的采摘级别是单芽、一芽一叶初展还是一芽二三叶之类。
工艺较好的普洱茶,叶底老嫩度均匀,茶梗与茶叶、茶芽等的比例适中,配比协调;马蹄较少或基本无马蹄......
杀青
但凡有经验的茶客,都会叶底来评判杀青时间及技术水平的高低,工艺不过关的那一类,叶底就会出现花杂,色泽不均匀,有蛤蟆呗、糊点,闻起来有糊味等问题。
推测鲜叶采摘季节
尽管上面也提到了普洱茶鲜叶采摘对普洱茶叶底的影响,不过它主要是针对鲜叶的采摘标准。除此之外,它还与鲜叶具体的采摘时间和方式有关。
采摘茶叶的环节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很多茶山比较偏远,而且大多是曲折的山路,只能靠徒步进山,远的地方来回差不多要十个小时左右,有时候不一定能当天就可以下山,采摘好的鲜叶需要第二天才能够拿下山,鲜叶放到袋子或竹筐里面,时间久了就会发热会捂到,所以会出现红叶红梗这样的情况。
当然因普洱茶树发芽时间上的特殊性,它的采摘即使处在同一季节,也多是分批次进行的。同样是春茶,观察其叶底,最早采摘的同一棵古茶树,可能因部分茶芽萌芽时间较早,虽然它的茶叶内质丰厚,但叶片大多比较短小、纤瘦细嫩,且叶底的老嫩度也极有可能呈现出叶底不均匀的样貌;不过,如果间隔一段时间再来采摘,叶片反而会更显肥壮。
此外,对比不同季节采摘的鲜叶,也能发现它们叶底上的不同。如春茶的叶底,持嫩性强,茶毫显著;而夏茶与秋茶因雨水、光照等的综合作用,看上去叶型更大,叶片肥厚而茶梗更长。
分辨茶树品种
普洱茶的茶树品种多种多样,如大叶种和中小叶型的普洱茶,可从叶底的叶片大小来轻松辨别;易武茶,因其茶树品种为易武绿芽茶,看其叶底,有色泽偏绿、叶片稍薄,茶梗稍长等的特点;而昔归茶,观其叶底,叶片呈细长的柳叶型、革质感强。
不过,没有一定的普洱茶知识储备,即使是茶树品种特点显著的,分辨起来仍有较大难度。
看后期陈化价值
结合工艺对叶底的影响,再来看一款茶的后期陈化价值与陈化潜力,也可以大致推测出一款茶是否具有存储价值。
一般具有叶底色泽不均匀、或暗淡花杂、或具有明显炒糊痕迹等特点的茶,后续存茶必然也不会有多大的升值空间。
总之,想要判断一款茶的树龄,叶底仅能作为参考因素。除此之外,还得从茶香、茶味等的表现来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