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又到中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过中秋,最重要的过节仪式感在于团圆。
不过,以前买上一张票,说走就走。
任凭远在海角天涯,也能奔赴相逢的日子,渐渐远了。
过去三年,因大环境特殊,越来越多人感受到团聚的可贵。
佳节团圆,应季丰盛的瓜果、点缀节日气氛的月饼、一桌适口的家常菜、再加上几泡好茶,就能带来格外温馨的画面。
中秋期间,和家人们坐下来泡茶,闲话家常。
一人说一句,慢慢闲聊,就忘记盖碗中的茶汤该趁早倒出来了。
一不留神就闷出一杯浓茶。
这种茶味浓酽的茶汤,在连日大餐的中秋时节,有些茶友倒是很喜欢。
浓茶呀,刚好,能解月饼的油腻啊。
越是味道浓,喝下去越能对抗莲蓉蛋黄的甜腻,让嘴巴更清爽。
不曾想,这种做法不过是“以暴制暴”。
喝茶,不宜过浓。
浓茶当中含有的苦涩物质茶味超量,拥有大量咖啡碱和茶多酚。
一杯苦苦的浓茶饮下,虽说能消除油腻,令口腔清爽。
但过多的苦涩茶味,却会掩盖茶味本身的美好。
并且,苦茶涩汤还会刺激肠胃,降低饮茶享受体验。
然,中秋期间值得我们关注的喝茶注意事项,远非慎喝/少喝/不喝浓茶。
以下这5点,同样别掉以轻心。
《2》
一、少喝冷泡茶。
秋天是个丰盛的季节,过中秋,从不缺应季美食。
新鲜菜蔬、新鲜鱼获、肥美鱼羊,应有尽有。
每到过节,大鱼大肉之后,肠胃负担本身就重。
这时再喝入冷茶刺激肠胃,更不可取。
毕竟,冷泡茶的做法,完全颠覆了传统。
烧水泡茶,沸水冲泡,能充分激发茶香、茶味。
滚烫沸茶泡出来后,稍微降温,趁热小口饮入。
温暖、甘润、绵柔的茶汤,裹挟着无比美妙的茶味。
同样的茶,沸水冲泡时,论落水香、论醇厚程度、论回甘迅猛程度等,表现均会比冷泡茶惊艳。
再说中秋到了,秋意渐渐明朗,早晚间明显降温。
饮食贵在润燥温养,不再适合吃冰西瓜、冰饮料,以及放进冰箱里冰镇过的冷泡茶。
且不说,冷泡茶因水温不足,不能做到像沸水冲泡那样,完整激发出好茶的香气滋味。
单从消食解腻角度看。
过中秋,若想减轻肠胃负担,冷泡茶万不可取。
二、别选在深夜喝茶。
不少朋友有喝晚茶的习惯。
晚餐过后,约上一、两人喝茶。
或是独自坐在茶桌旁,独斟独酌,一人喝茶。
农历八月中,凉风有信,月凉如水。
吹着晚风,看着夜景,赏着月光,再顺手泡上一杯茶,再惬意不过。
但要注意,喝茶时间段尽量别太晚,避免深夜十点、十一点再喝茶。
平日少有饮茶习惯的新茶友,过晚喝茶,容易影响入睡。
之前和朋友们讨论过一个话题。
为什么同样是晚上喝茶,老茶饕们喝了好几种茶后,一点没事,完全不影响入睡,甚至能睡得更香。
但很多新手喝茶后,却容易辗转反侧失眠,久久难以入睡呢?
是因为各人体质不同。
更准确来说,是各人对咖啡碱的耐受程度不同。
好茶当中,含有令人安神与放松心情的茶氨酸、芳香物质,另外又具备适量能够提神的咖啡碱。
安神与提神看似矛盾对立,却能同时出现在一泡好茶身上。
对习惯喝茶的老茶客而言,夜间适量饮茶,不会导致失眠。
但对部分体质特殊,对咖啡碱不耐受的人来说,情况则未必。
稳妥起见,为避免晚上喝茶失眠,有以下对策可解。
尽量选不苦或苦味不明显,茶味温和甘润的茶叶;
适量喝茶,毕竟夜间摄入过多水分后,哪怕没有咖啡碱影响,也会增加起夜次数;
提早喝茶时间,早点喝茶,才能避开咖啡碱的作用时间,不必再担心影响睡眠!
三、别再舍不得隔夜茶。
隔夜茶的话题,在茶圈内已是老生常谈。
不论怎么看,隔夜茶本身即便没变质,没生出杂味,但茶汤滋味也会下降,变得不新鲜,不推荐再喝。
近期看到有人补充。
前一天晚上泡开的肉桂,才泡了三冲,茶味还没泡完。
第二天早上再打开,叶底依旧闻不出什么怪味。
用沸水重新将隔夜茶冲洗一遍,茶汤依旧汤色清亮、茶味醇厚,倒掉不喝太可惜了。
对方的描述有一定道理,但再怎么说,隔夜茶的味道就是不如“现喝现泡”好。
如果觉得隔夜菜倒掉不喝太浪费,可以改成煮茶叶蛋。
又或者在喝茶时,喝多少泡多少,尽量及时喝完,才能避免浪费。
另外, 平时也看到过这样的留言,认为超市里的瓶装茶饮料不知隔了多少夜,照样能喝,为什么自己泡的茶隔夜后就要扔掉?
自己在家泡茶和瓶装茶饮料,属于两个概念。
后者经过流水线规范化生产后,经历了专门的消菌处理,并且在液体入瓶后,严格密封包装,保质期自然会比较长。
而在家泡茶时,刚泡出来的热茶得及时喝。
考虑到热茶的最佳适饮时机有限,如果泡开后没有及时喝掉,而是撂在一旁。
过了三、两个小时后,人走茶凉。
茶汤内的香气一早就飘散,茶味的香滑程度大为受损,风味远不如“现喝现泡”!
四、别啜烫茶。
啜茶这一举动,在喝岩茶时很常见。
许多不明真相的新人,或许会感到奇怪。
哎,喝茶而已,干嘛要啜这么大声,这也太不雅了吧。
其实,啜茶是为了更完整地感受茶味。
将“啜”这个动作,稍加进行拆解。
先将适量茶水啜吸入口,像吸溜吃面条那样。
啜茶入口,茶水触碰到唇齿,产生激烈碰撞。
借用舌头去推动茶汤,让茶水在口腔内均匀分布,以便更好地调动味蕾感知细胞,感受茶味层次。
最后,让茶水在口中停留片刻后,再吞咽入喉。
啜茶要诀,在于别大口喝茶,小口饮入,才能留下一定回旋余地。
如果实在不好意思啜出声,喝茶时尽量多用舌头去推动、搅动茶汤,充分感知茶味。
细品慢啜,将品茶节奏放慢些,不要囫囵而入。
啜茶本是件好事,能有利于细品茶味。
但也有些老茶客,会选择比较极端的啜茶方式。
沸水刚刚泡出来的滚烫热茶,还没等到降温,就着急啜茶。
端起热茶后,吹一吹,啜一口。
再轻吹汤面,再啜入一大口。
在不知不觉间会饮下不少烫茶,温度起码在70℃左右。
此举不可效仿,因为茶汤不能喝太烫。
心急吃了热豆腐,长期啜入烫茶,高温滚烫的热茶会烫伤口腔黏膜。
不仅有损健康,也会影响完整品味。
口腔黏膜被烫伤后,味蕾感知会陷入麻木状态,难以灵敏捕捉细腻的茶味层次!
五、空腹慎喝茶。
对大多数人来说,空腹喝茶是生活中的常态。
如果放在平时,只要不是感觉太饿,适量喝点红茶、老白茶、熟普、岩茶等相对温和的茶叶,对身体影响不是很大。
身边就有不少老茶客,早上起来先去锻炼。
跑上一圈后,喝一杯茶清醒放松,再去吃早餐。
但节假日期间,情况不同。
难得放假,难得过节,许多人一到节假日,作息会彻底紊乱。
走亲访友,出门游玩,吃饭喝酒,搓麻打牌,熬夜看剧等,属于主旋律。
在做这些事的时候,难免会忘了时间,等到深夜再去入睡。
等到第二天早起,睡到九点、十点甚至更迟,更是常态。
然而,一旦睡到这么迟才起来,昨天夜里摄入的食物已经消耗得差不多,早已肚内空空。
如果再泡一杯茶,先喝个七八冲再去吃饭,就十分不妥了。
纯粹是和自己的肠胃过不去。
还是先吃点饼干、面包,垫一下肚子。
再去泡茶喝,会更加稳妥。
《3》
中秋月,远比平日圆。
一年当中,共有十二度月圆。
但中秋月总是特别的,远比其它月份更皎洁、圆润。
旧时大家都坚信,天圆地方。
地是方的,天是圆的。
天边的月,它总是在变化,不固定在某一特定状态。
慢慢从亏到盈,达到终极圆融状态。
每到中秋,守着天边圆润的月亮。
月光普照之处,都能让人生出一股心安之感。
就像饮茶的状态,讲究求静。
耐心细品、慢慢品尝、细细体会。
为了喝好杯中的茶,要注意周全之道。
适量喝、及时喝、不喝隔夜茶、不喝烫茶。
将这些细枝末节关照到位,更能享受好茶给唇舌带来的美妙体贴!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