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周末逛了一圈“播播间”卖茶,眼界大开。
十几块钱的茶样组合,能喝到“牛肉”、“马肉”、“老丛”。
乍一听头衔很唬人的130年树龄单株老丛水仙,原来不过百元出头。
还有,各种茶叶概念连连看。
在介绍岩茶时,重力高捧荒野茶。
更有甚者,同一家之间,XX荒野奇兰的价位,能远远高出正岩马头的肉桂。
这令人越看越迷惑。
咦,这年头,竟还有非正岩品种茶在价格上力压正岩肉桂的怪事?
结合市场实际情况,这不论如何也说不通哇。
《2》
游走了好几个直播间后,早已被各式概念轰炸得头晕。
索性,就翻到了商城。
逛一逛评论区,看了几则差评,找找乐子。
之前在写那泡反面素材的金牡丹时,有茶友提醒,岩茶光是看干茶,总感觉差了点意思。
一泡岩茶究竟成色如何,还得再多加掂量。
话说,该怎么掂量呢?
从评茶鉴茶角度看,不外乎常规的5因子。
干茶、盖香、汤色、茶味、叶底。
但三人行,必有我师。
真实差评区里,明面上是对劣质岩茶的控诉大会与吐槽大会。
然而,稍加留意一二,还是能从前人的购茶翻车经历里,捞到不少实用高效的鉴茶技巧。
例如,以下这3点就很真实、很实用。
《3》
差评一,茶叶碎末太多。
乍一听,岩茶有碎末,不过是常事。
毕竟岩茶焙了火,干度在3%左右摇摆,酥脆得很。
焙茶时,难免会有损耗。
包茶时,也会有碎叶损耗。
物流运输时,但凡不小心磕碰,还是会有碎茶形成……
不过,再怎么说,以上提到的适当碎叶损耗,都算正常范畴。
一泡岩茶里,出现个别碎叶,还能让人接受。
让人受不了的是,碎叶太多,全是渣末,看着就心烦。
话说,将岩茶买入手,该如何界定它是正常断裂损耗,还是碎茶渣末过多呢?
以下这个说法,很有意思。
“第一泡已经用茶滤泡了,第二泡还是有碎末。”
盖碗泡岩茶,很多茶友关心,要不要用茶滤啊?
麻花的想法是,如果茶叶不是太碎,泡茶还是简单些好,用不着茶滤。
但如果茶叶太碎,三、两冲之间,碎叶一股脑全都跑到茶滤网里,泡起来也是尴尬。
论本质,彻底碎成渣末的茶叶,就该装入茶包袋内。
不然冲泡起来,甚是不便。
仅有适当碎叶的岩茶,倒出第一冲茶汤后,微小细屑大多已经流出。
此时哪怕没有茶滤,碎叶也会在公道杯自动沉底,不易流出。
等到再次冲泡时,不该再有过多碎末,泡起来省事不少。
若是连泡两、三冲,落入茶汤内的碎叶依然“淋漓不尽”。
情况很显然,这泡岩茶绝对是碎得过头,品相糟糕!
抛开香气滋味不谈,初步印象分就不能及格。
《4》
差评二,你这大红袍装的是紫菜吧?
不论是看,还是闻,岩茶干茶都与紫菜相差甚远。
轻易间,不会让人认错。
除非这泡茶差劲到“人神共愤”。
例如,以下这段金句评价。
“你这是大红袍吗?我看见的就是紫菜,闻起来也一股紫菜味、海鲜味,泡出来闻着浓浓的土灰味,我都没敢喝……”
哎,紫菜味的大红袍?
这么奇葩的气味,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
部分岩茶在经历高温焙火后,茶叶内部的植物蛋白发生转化,会生出一系列焙火气息。
包括焦糖香、烤坚果香、烤瓜子香、烤海苔香等,都很常见。
前段在武夷山,就试喝过一款刚焙不久的老丛,干茶闻着确实有几分烤海苔的香气。
但这种类似烤海苔的香气,闻着倒是清爽舒服,不怪异。
正如网友所言,他在网上遇到的大红袍,闻着有偏腥的紫菜味。
稍加思索,能引起不少猜忌。
或许是原料产区影响,水土不佳,土质粘腻,导致做出来的茶有土腥味。
或许是茶叶存放过程中,和紫菜鱼干等气味明显的物品混放,导致串味。
或许是做青不及时,青叶底部被沤到,导致出现偏腥的植物气息。
还有可能是,存坏变质,生出青味导致……
不管怎么看,这种闻起来气味可怕的劣质茶,不喝为好。
即便自己不想浪费,但泡开之后,来自内心深处的抗拒,也让人难以下咽,无法接受,着实喝不下!
《5》
差评三,茶汤黑不溜秋的,难喝。
哇,汤色黑不溜秋的岩茶,说实话,近些年还蛮少见的。
因为这种酱油汤那般的茶,一看就是焙火失败的产物。
近几年,武夷山茶农在焙茶时,普遍采用谨慎态度。
不到万不得已,肯定不会下死手去焙茶。
将好端端的茶,一下子焙成焦炭。
条索干枯,焦黑枯槁,毫无光泽。
这样的病火茶,不仅干茶看着品相差劲——条索碎、没光泽、焦味重、炭黑无光。
泡出来的茶汤,同样缺点多多。
汤色发黑,不透亮,没光泽。
无需凑近,也能闻出汤面飘扬而上的焦糊味。
这种黑不溜秋的焦糊茶汤,喝入口会有又糊又苦的气味,没有半点香清甘活。
茶汤不顺口、不丝滑、不绵柔就算了。
还异常苦涩重口,刺激性大,怎一个难喝了得。
然而,这则差评底下,商家如是回复。
“亲,足火茶汤就是这样,难道岩茶焙足火之后,汤色还会发黄吗?你可能喝不来岩茶吧。”
这一招,算作是“顾左右而言他”。
岩茶圈内,何来足火茶就该是酱油汤的说法?
再加上,茶汤发黄,与茶叶内包括茶黄素在内的茶叶色素物质相关。
岩茶作为半发酵茶,不论轻火、中火、足火,茶汤的基础色系都是以黄为主。
随着火功加深,从金黄、深黄、橙黄、橙红不等,从红橙色系一路渐深。
对岩茶而言,汤色橙黄透亮,才是标准状态!
最后,且不说汤色发黑,接近酱油汤的问题。
对好茶而言,汤色清透,茶汤透亮有光泽属于必备要素。
汤色暗沉,黯淡无光,不论如何也解释不通!
《6》
之前,听过一个有意思的分享。
有茶友反映,回想他在网上买的那些岩茶,着实是往事不堪回首。
某次买了一罐老丛水仙回去,放着一直没拆开喝。
有次家里来了客人,就拆开试试味道。
谁曾想,就这——口感差、香气弱,有说不上来的怪味,很难喝。
客人还在好奇,这茶从哪买的。
自己都没好意思说是买的,只好推脱成别人送来的。
可见,好喝的岩茶,都是相似的。
香清甘活,岩骨花香,香气滋味韵致俱佳。
而形形色色的劣质岩茶,则是状况百出,难以尽数!
更多关于岩茶的知识
喝岩茶茶醉?喝岩茶翻江倒海?喝岩茶满口烟味?村姑陈给你支支招
武夷岩茶新手入门,该选择喝贵的山场岩茶,还是便宜的口粮岩茶?
茶友来信,一般岩茶的烘焙期有多长?这要从岩茶的火功说起
滋味不够,克数来凑,10克袋装岩茶为何悄然潜伏武夷岩茶圈?
蛤蟆背是正岩茶的标准,半岩、洲茶、外山茶焙不出蛤蟆背?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