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虫吃叶子手打条
所谓“虫吃叶子”,主要是说在茶园有种常见害虫叫做假眼小绿叶蝉,在新植茶园中,只要气候环境合适,小绿叶蝉就容易爆发。为了消灭小绿叶蝉,植保专家也是操碎了心。后来有人将错就错,把虫咬的叶子直接拿来做发酵茶,竟然做出了闻名遐迩的东方美人。
虫咬的叶子破壁率自然提高,易于发酵,所以用来做发酵茶别有一番风味,除了做东方美人这样的乌龙茶,也可以做红茶。
所谓“手打条”,讲的是“藤条茶”,是一种茶树特有的采养方式,能够将本来乔木状的茶树修采为藤条状,易于采摘,还能提高品质。类似于种橙子种苹果所做的疏花疏果处理。
2、熊猫茶
先看这则2014年的报道:“打扮成大熊猫模样的采茶女在四川雅安凤鸣山的茶山上首采2014年“熊猫茶”开园春茶。据了解,每年“熊猫茶”开园春茶中‘极品’售价一斤最高达22万元人民币。这些茶树由于在种植过程中施用熊猫粪便,因此取名‘熊猫茶’。”
熊猫一天醒着的时候除了啃竹子基本也不干什么正事,而其消化吸收利用率又极低,一个成年熊猫每天产生20kg的熊猫粪便。如何处理这些富含纤维的粪便是熊猫基地的一大问题。像这样回归自然的处理方式还是值得提倡的。因为粪便可以处理后当肥料,这是常识。
3、虫屎茶
或许这个条目有些令人不适,也违背了正常人的认知,事实上人类对于屎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止过,各种粪便在传统医药中时常能见到,而从龙涎香到猫屎咖啡,又标识了某些人不凡的审美。
虫子吃了茶叶,拉出的便便,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确实有特殊疗效。而现代人的猎奇使得其需求暴涨,面对各种大肠杆菌超标的虫屎,一种魔幻现实的感觉油然而生。
4、罩杯采茶
达不到D罩杯的美女啊,是万万不能来采茶的。当然这是某些企业的宣传噱头,茶业复兴之前也写过相关调侃。大量的人都在斥责其低俗,但也不乏低级趣味的少数人追着问这个茶哪儿买。
5、脚揉茶
为什么要用脚揉茶,因为脚的力气比手打,才揉得透筋骨,才揉得出味道。
叫兽拿出一泡老茶,说现在的茶为啥没老茶有味道,就是因为揉茶方式不一样呀。现在人就瞎讲究。
讲究当然也是好的,通过技艺的升级品质才能不断前进。然而脚揉茶在当下也普遍存在,很多原料较为粗老的茶都需要这种大力的处理。
6、黄片
先引用杨海潮老师的一个笑话,“几个人在聊天,说冰岛的黄片不好看,太涩,但味道倒确实不错。旁边有人经过,就问:先生,打扰一下,刚才路过,不好意思听到了你们的话,欧洲的黄片我有看过,法国、德国都有看过,就是没有看过冰岛的黄片,黄片当然要色了,请问冰岛的黄片哪里有卖,谢谢。”
黄片其实是比较粗老的叶片,在制作过程中脱水变黄的叶子,滋味比较淡薄,一般被视作低等茶挑出,再低价销售。
7、棺材板味
两人对话。
这个茶老啊,陈香浓郁,难得难得。
究竟啥子是陈香呢?
是一种老木头的陈味,就像棺材板的那种味道呀!
如何形容普洱茶的特有陈味,这是最惊悚的一个了吧。
8、鸭屎香
单枞的命名都是以香味来命名的,比如玉兰香,蜜兰香等等,鸭屎香也是其中的一种。是的,就是这样。
9、臭腌菜味
你这个茶一股臭腌菜味,应该是古树茶!听到这样评价,也不知道该做何种表情。
其实腌菜味往往是在杀青后,将杀青叶焖在一起导致的,这道类似焖黄的工艺,能够有效迅速降低青味,但是也容易有一些负面效果,比如臭腌菜味。
10、特喜欢拿动物说事
牛肉:这是武夷岩茶中的上品,牛栏坑肉桂。武夷岩茶按产区分为正岩、半岩、外山、洲茶四等,受人追捧的“三坑两涧”处在正岩产区的中心,即“慧苑坑、牛栏坑、倒水坑、流香涧和悟源涧”。
马肉:即武夷山马头岩肉桂。属于武夷山正岩,而武夷山马头岩,因岩石形似马头而得名。
猴魁:就是安徽太平县猴岗猴坑一带茶叶的魁首。
狗牯脑:因为江西那座山长得奇特,所以就叫了个奇特外加地方特色的名字“狗牯脑”,山上山下的茶也就叫做“狗牯脑茶”。
雀舌:一些高级别绿茶单采芽头制成,就像麻雀的小舌形状。
马蹄儿:藤条茶采摘中需要通过“抹”的手法,抹下连在主枝上抽芽的基座,这个近木质化的基座形状就像马蹄儿。
为什么特别喜欢那动物说事,因为这是文化传统,我们和先祖一样都喜欢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11、泡法的奇葩
丝袜奶茶
这分两种说法, 其一,只是利用尼龙丝袜作为过滤网使用,用来泡碎茶,过滤出浓强而纯净的红茶茶汤再来加奶品饮。这是完全正常的。
还有一种,就有些非主流了,这个也不知道说什么好,看图就行。我只是有一个问题,丝袜是有了,奶呢?
文|茶业复兴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