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除了“人间草木”,还是具备文化内涵的东西。茶饮幽思,茶是可以涤荡一个人的灵魂,净化一个人的心灵的珍品。
尽管茶有千种味,但每一味都有它存在的意义。不管的偏涩的茶,还是涩中回甘的茶,总有人喜欢,并视若珍宝。而泡茶人和品茶人,更是讲究环境、氛围、煮茶品茶程序,这些后来就成了茶艺。
然而,除却表面上的东西,品茶过程中内含的文化、道德,甚至哲学元素,还有借助品茶“修养”,领悟,久而久之也就升华了茶的意境,从茶艺变成茶道。
说起中国的茶道,总是离不开这四个字:和、静、怡、真。
和:中国茶道哲学的核心
《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里面有“保合太和”的说法,即世间万物都是由阴阳构成的,阴阳协调,保全太和元气,普利万物,这边是人间的真道。
儒家从“大和”中提炼出了“中庸之道”。在他们看来,和就是“中”,是适度,一切恰到好处,既无过也无不及。
关于“和”的阐释,也在泡茶、敬茶、喝茶等得到表现。泡茶,苦涩甘甜之味要适中,泡茶的量和速度要适中,这边是茶的“中庸之美”;有客人来访,双手奉茶为礼尊长者,备茶以浓意表浓情,这是明礼之道;品茶时,“饮罢佳茗方知深,赞叹此乃草中英”,从中体现的是谦和之道。
从泡茶到品茶这个过程中,不管怎样都离不开“和”,这便是茶道之核心。
静:中国茶道修习方法
茶道之“和”,和中有“静”。如果说和是茶道的核心,那么静,便是茶道修习之法。
中国茶道,可浅可深,旨在修身、养性、追寻自我,这都要通过“静”来习得。茶事活动中,营造出来的环境、氛围、便是静。
当茶香袅袅,浸入人的心肺,一个人的心灵也会在这虚静中显得更加空明,精神也会在此中得到升华,仿佛人与自然相结合,实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不管是文人雅士,还是道士僧侣,他们自古都喜欢“静”,也将其作为茶道修习的必经之路。静,让人内心明亮、空旷、豁达。“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静字元妙法”,研习茶道的人,谁也不能逃过一个“静”字,得之,可通达天地,洞察世间万物。
怡:中国茶道修习感受
懂茶道修习方法,还要能够从中有所体会,有所感受。修习茶道的感受分为三个境界:感官、心神、精神。
感官享受
茶人不管是饮茶还是修习茶道,都要从选茶开始,一抔好茶,一件适合的茶器,对茶室进行布置,便能在茶事活动中获得审美上的愉悦之情。
心神领悟
茶,色调、香味,茶事活动中的情境,都能让人浮想联翩,丰富人的情感,也让喝茶人在品味茶汤时,享受其给精神带来的愉悦之感。
精神升华
这是茶人的最高境界,在品茶事茶的过程中,参透关于茶甚至是人生的玄机,使茶人的知识和精神都得到升华。这种升华可表现为“明心见性”后的畅适,也可表现为“物我两忘”后的“天乐”。
真:中国茶道终极追求
懂得茶的“中庸之美”,茶道之静,领会茶道修习。之后一会发现,这一切都回归于一个“真”字。正如人的“返璞归真”,真才是茶道的终极追求。
物真
茶事活动中,真茶、真正的山水之间,配之以真瓷茶器,旁边有散着清香的茶花,这是物之真。
情真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客自远方到,亦是要真情相待,喝得舒心,聊得顺心,饮茶之乐也就自然有了。
性真
泡茶、品茶,不是矫揉造作,而是你真正放松身心,没有外界的各种束缚,只是让自己沉浸其中,一杯茶中释放自己的天性,找到最初的自己,就好。
道真
饮一杯茶,不要去想太多,抛却世俗纷扰,让自己的身心都投入茶道之中,在里面注入情感,融进自己的生命,进而去追求对“道”的体悟,此为道之真。
四字茶道,其实不仅仅是中国茶道的体现,更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浓缩。懂她,也就懂了自己,懂了中华文化之精髓,茶道自然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