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喧嚣又世俗的社会,“80后”似乎正在被职场所抛弃,但在紫砂行业,80后正当年,他们技艺娴熟、年富力强,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创造的动力。
踏着80步子入场的工艺美术师周逸,就是这样一位紫砂艺人。
她从小看惯了名家大作,也见过母亲废寝忘食在泥凳上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她专修了美术专业,毕业后继承家业专做紫砂壶,拥有比寻常匠人更高的美学基础和审美观;她长相娴静,实则静若处子动若脱兔,制作的紫砂壶也会融入了个人思想……
「有些东西是沉淀在骨子里的,哪怕第一次正式打泥条拍身筒,也必然是最标准的样子。」
从小长在妈妈的泥凳边,周逸的童年记忆都和普通的小孩不一样。
会走路就开始边玩边帮妈妈做一些配件,虽然在系统学习之前没有完整做过一把做壶,但周逸自幼就有了对壶的审美和鉴赏能力,当这种能力加上系统学习的催化,制壶对于她来说,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四年的美术专业学习后,便顺理成章在紫砂行业里扎根了下来。
「一路走来很顺利,所有的难点都是自己给自己“创造”的。」
紫砂技艺是没有任何捷径可以走的,需要用大量时间重复练习,否则天资再聪慧,心中再有创意也很难在紫砂壶上呈现出来。
经启蒙老师汤泽新、严伟的悉心指点,加之她的全情投入,很快的她在全手工光器、花器上便有所建树,形成了清新朗健、古朴雅致之风。
《香远》、《柿锦繁华》便是当时的代表作品,这些作品就像是她的成长画卷,记录了她在传统器型上创新的出色功力,2015年她的作品在首届“景舟杯”大赛中获得了铜奖。
周逸作品之《柿锦繁华》
获得行业认可的周逸被比赛激发出了更多的灵感,2016年,她拜入了“紫砂四小龙”江建翔大师门下,专攻花器,真正做到了心无旁骛,“每个人生存的环境不同,我很幸运,非常感激我的父母,让我能够专注于技艺,忽略除此之外的所有东西”。
「器物不在大小,一件作品拥有精气神,一样可以拥有大品壶的气势。」
而这个阶段,她的作品就像她自身的性格一样,外表文静,但实际能文能武,典型的外柔内刚的个性,带来的作品也气场十足。
最近几年,她主要做小花器,追求实用性和观赏性两者兼具的效果。
“我做花器追求一种简约风格,以极少的元素表现壶与生活的自然统一,这样的壶使用,把玩的同时又增添了观赏趣味性”
比如《大将军之梅竹松》是一组小品花器。江建翔老师为其设计了《梅》,周逸根据原有基础再设计了《竹》和《松》,并最终制作成壶。以岁寒三友入壶,傲立挺拔的形象,睥睨豪雄的气势,此组壶把将军气节、风劲寒斗的风骨呈现得淋漓尽致。
大将军·竹松梅
用她的原话说,“器物不在乎大小,筋骨不在于高矮胖瘦,如果一件作品拥有精气神,哪怕是小品壶,一样可以拥有大品壶的气场”。
小身量大气场,1米5走出2米8的风度,在周逸的作品中,我们还真能感受的到。
在她的言谈中,我们能感受到她对紫砂艺术那种纯粹的热爱,对于作品更高层次的不懈追求。尽管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周逸眼中,自己还需更加努力,继续向师父江建翔靠拢。
“单纯做壶的人会有两种极端,一种是完全放掉自己的想法迎合客户,一种是自顾自做自己喜欢的。像我师父这样的,能够做自己喜欢的,还能让壶友喜欢就非常成功了”。
“我希望未来能像师父一样,做出有自己风格市场也认可的作品,这就是我现在奋斗的目标”。
周逸档案
工艺美术师
优秀青年陶艺家
慈善之星
丁蜀镇三八红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