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的作者是

来源:原创 时间:2022-11-15

#头条创作挑战赛# “ 先要用竹箸夹茶放在火上烤,直到水汽全部蒸发为止...烧水至初沸时,按水的多少放入适量的盐进行调味,勿使太咸...” 对于这段“饮茶心得”,茶友们是什么感受?如果小茶胡告诉大家,说这话的人,正是被茶行业奉为“茶圣”的陆羽,大家心里又会是什么感受? 一直以来,唐朝著作《茶经》的作者陆羽,就被奉为中国茶道第一人,甚至还有人认为茶行业的兴盛,就是得益于《茶经》的广泛传播。 那今天... 查看全文 >

加盐煮茶?贡献平平?茶经作者陆羽真算不上茶产业第一人

专题目录

01.可能是最好版本的《茶经》今起众筹

汪命说,像读书一样喝茶,有必喝之茶也有必读之书,是为《茶经》。正因为有大量像汪命一样既好茶,又喜读书之人,我才觉得有再释《茶经》的必要。诚恳地说,《茶之基本:陆羽茶经启示录》是我写作历时最久耗资最多也最损精力的一本。首先读前辈的书就花了很长时间,又在各个版本中选出最恰当的某个字,最后再赋予这些表达当代的力量,这有效避免了个人狂妄与欺世盗名。写这本书时,我才有为往圣继绝学的那种强烈使命感。直到校正完... 查看全文 >

02.从《茶经》说饮茶的好处(《茶经》探讨了饮茶艺术)

"茶圣”陆羽《茶经》:“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支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说的是茶的功效,茶的性味至寒,作为饮料,最适合精心一志,行事严谨,俭以养德的人饮用。如果感到热渴,凝闷、头痛、目涩、四肢烦劳无力、关节不舒畅,喝上四五口,就如同喝了醍醐、甘露一般。《神农食经》:“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说的是长时间饮茶茗,可使人有气力,心志... 查看全文 >

03.真正的极品泥料,才经的住1400℃超高温烧制

点击标题下的“紫砂茶器与茶文化知识”一键订阅关注超高温烧制 本山绿泥常温烧制 本山绿泥根据烧制实验黄龙山4号井的泥料,都可以进行高温烧制;5号井、台西矿等矿井,其浅表矿的泥料不耐高温,其深井所出泥料才耐高温且烧制温度跨度大。▲4号井本山绿 高温烧制 供春▲4号井本山绿 1400度超高温 南瓜▲4号井本山绿 1420度超高温 逸公▲4号井本山绿 1400度超高温 瓜韵在超高温下的本山绿泥,各种色彩机... 查看全文 >

04.茶叶冷知识:140岁的孙思邈记载了陆羽茶经的标准?(下篇)

大家好,我是仁易普洱茶,一个可以让大家明明白白喝茶的自媒体,今天我们来聊聊,孙思邈对茶做的描述,陆羽是怎样跟它遥相辉映的?在孙思邈对茶的描述中,除了久服有力悦志外,还特地加了“无毒”的说明,而后面的内容记录了《茶经》的内容,与韭菜同用,令人身重,由于,今天社会上,有很多吃韭菜也同时喝茶的人,并没有感受到这样的现象,所以我们会认为,曾经是曾经,现在是现在,两者看起来一样,但整体已经变化了。这样的结论... 查看全文 >

05.茶叶冷知识:140岁的孙思邈记载了陆羽茶经的标准?(上篇)

茶,可以说是我们中国的国饮,是世界的三大饮料之一,相传,我们的饮茶历史可以追溯到神农时期,而“茶”字的第一次出现,目前是王褒的《僮约》,统一“茶”字的命名,是唐代的茶圣陆羽,他写了一本关于茶叶的说明书,《茶经》,让茶与我们全世界的人相处了几千年,迄今为止,围绕着茶,有了各种周边的产物,故事,人设标签,以此拥有了许许多多关于茶的文化,茶,让我们的民族,增添了一份神秘与无上荣耀。上一篇文章,我还说到了... 查看全文 >

06.陆羽的《茶经》有没有茶叶标准?陆羽的标准是什么?

昨天一位粉丝问我,陆羽标准到底是什么,在这里给大家一个初步了解,陆羽标准也就是以陆羽观念诞生的茶,它是利用陆羽的技术制作出来的茶,这种茶延续了中国传统茶文化的标准,即久服,有力,悦志。有粉丝说,茶经中没有介绍茶的标准,只是介绍了茶叶的制作,地区,工具,为什么是这个标准呢? 这里的问题在于陆羽开头先介绍了茶叶的源头,安全红线说明,安全技术说明中已经对人体的副作用做了详细而又笼统的介绍,为什么说详... 查看全文 >

07.陆羽与《茶经》在唐代的影响(陆羽的《茶经》是唐代什么形成的标志)

陆羽《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百科全书,自唐中期约758-761年撰成以来,在当时及其后至今,对中国以及世界茶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意义深远。茶经一书陆羽(733-804),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复州竞陵(今湖北天门)人。居吴兴号竞陵子,居上饶号东岗子,于南越称桑苎翁。据其自传云不知所生,三岁时被遗弃野外,龙盖寺(后名西塔寺)僧智积于西湖水滨得而收养于寺。陆羽自幼就与茶结下了不解... 查看全文 >

08.茶经的内容有什么(茶经讲了什么内容?)

《茶经》一书分为10个部分,一、介绍产地及土壤、气侯等生长环境;二、为制作、加工茶的工具;三、茶的制作过程;四、煮茶、饮茶器皿;五、煮茶的过程、技艺;六、饮茶的方法、茶品鉴赏;七、我国饮茶的历史;八、茶叶产区、品质;九、煮茶、饮茶用具;十、书写张挂。《茶经》的内容以及翻译一之源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duō]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 查看全文 >

猜你喜欢

普洱茶正品商城

买普洱茶·上茶窝网!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优惠多多

马上去选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