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釉色变化万千,1300°以上的窑火,高度还原的气氛,自然生成不同形态、大小、质感、排布、色彩的斑纹,奇诡瑰丽,蔚为壮观。
建盏的釉,属于我国古代结晶釉范畴。
在烧制过程中,由于不同盏所处位置的窑温和气氛不同,釉水会变化出各种自然奇特的花纹。
这种由于釉水本身的变化,而不是人工通过色釉控制产生的花纹,称之为“窑变”。
建窑的成功,便是结晶釉的窑变花纹。
釉色之于建盏,是不可或缺的灵魂所在,也是鉴赏的重要依据。
建盏的釉色斑纹,由于变化实在太多,古今中外的学者、文人都常给予不同命名方式及分类标准,至今未曾统一。
建窑早期、晚期烧制的非黑釉瓷产品以及一些有争议的概念,比如古时所称鹧鸪斑盏,文献无目前学界观点尚未统一,考据起来也颇为复杂。
古陶瓷学家欧阳希君先生将建窑中一次上釉、自然结晶呈色者分为“自然釉”,自然釉之下再按结晶呈色的不同分为几大类;并将建窑中人工二次上釉的产品,分作“装饰釉”。
由于烧成技术的关系,古代都采用龙窑和柴火烧成,窑内各处的窑温和气氛都具有较大的差别,建盏不可能具有一致的釉色和花纹,并且也不是所有的盏都具有窑变的效果,这就使得烧成后的釉色花纹复杂多变。
以现代分类来归纳,建盏“自然釉”的釉色品种,有兔毫釉、油滴釉、曜变、乌金釉、杂色釉五个大类。
其中,乌金釉、兔毫、鹧鸪斑、曜变同属黑色釉类,区别在于后三者为“窑变”黑釉。
装饰釉即人为二次施釉以在瓷器上形成美丽的花纹饰样,其烧造方法一般有两种:
一种是在已经高温烧成的黑釉瓷面上绘饰纹样,然后再入窑进行二次低温烧成;
第二种是先在未经烧制的胎坯上施釉,然后再在釉层上绘饰纹样,最后入窑一次高温烧成。
兔毫釉
兔毫盏的析晶斑纹为黑色釉层中透出均匀细密的丝状筋脉条纹,形如兔子的毫毛,故此得名。
宋代与饮茶有关的诗词常常称颂歌咏兔毫盏,宋代多本茶书亦以建窑兔毫盏为茶盏之尊,《茶具图赞》甚至将十二种茶具之一的茶盏直接画成兔毫盏,其标志性地位毋庸置疑。
《茶具图赞》中的茶盏配图,为兔毫盏白描形象,文字部分明确说此图画的是兔毫盏。
虽然兔毫盏产量比油滴、曜变更高,但烧出结晶的形态、色泽、清晰度、分布状况变化多端,想烧出好的兔毫,也是要费很大力气的。看到建窑遗址成山的兔毫碎瓷片和废弃的整器,就会知道宋代窑工为了烧制一只良品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兔毫纹的形态有长短、粗细、弯直等分别,色泽有金、银、褐等颜色,分布状况有疏密、覆盖范围之别。不同色泽的兔毫,其结晶结构、主要成分会有所区别。
油滴釉
以“油滴”形容建盏斑纹的说法来自日本,目前最早记载可追溯到日本应永年间(1394~1427年)成书的《禅林小歌》。其他日本古籍《满济准后日记》、《荫凉轩日录》等亦有记录。
油滴盏的烧成条件,比兔毫盏更为苛刻,窑温偏低, 难以形成点状斑纹, 窑温偏高, 斑点又容易流成条形。宋代油滴盏的传世品、出土品都很少,完整器更是鲜见。
一般认为,油滴以具有银色光泽(带蓝光更佳)、斑点较大且呈卵形(大小和形状要兼顾,太大的斑点易随着釉的流动而变形)、有金属感(镜面效果好则更佳)、有一定立体感、斑点边界清晰、分布范围和疏密程度适宜者为佳。
曜变
日本著名中国古陶瓷学家小山富士夫(1900~1975)在《天目》一书中曾给出曜变的释义:“建窑所烧,在挂有浓厚黑釉的盏面,浮现出大小不同的结晶,而其周围带有日晕状的光彩者为曜变……’曜变’一作’耀变’,是因为它含有光辉照耀之意。”
日本古籍《君台观左右帐记》曾记载,“曜变,建盏之无上神品,乃世上罕见之物,其地黑,有小而薄之星斑,围绕之玉白色晕,美如织锦,万匹之物也”。
已知的存世完整曜变盏仅三件,且均藏于日本,悉数被定为国宝,中国仅在杭州出土残件。
(曜变的具体细节内容,容我另写一篇详细文章来进行阐述。)
建盏的“自然釉”除了兔毫、油滴、曜变这三种名贵品种以外,还有“乌金釉”与“杂色釉”,虽然这两大类釉色并无铁系析晶斑纹,或斑纹较少、不明显,但亦非常典型。而建盏的“装饰釉”,比较典型的是“珍珠斑”和“铁锈斑”。
珍珠斑与宋代文献中所称“鹧鸪斑”的关系尚有争议,以后展开讨论。但可以明确的是,珍珠斑是黑釉点白釉的二次上釉产品。
“铁锈斑”,有学者认为它就是《宣和遗事》中所记载的“建溪异毫盏”,这一观点尚需更多证据支持。也有俗称它为“西瓜皮”的。可以确定的是,其工艺为二次局部施彩釉。
越难烧的结晶,其析出过程就越剧烈、越不稳定。
所以同一只珍品建盏中,通常会有不同状态的斑纹存在。
可能同一只盏的斑纹会有清晰的有不清晰的,有厚的有薄的,有密的有疏的,甚至形成不同颜色。
兔毫如此,油滴亦如此,曜变就更是变化繁复。
此文仅为大家介绍关于武夷山的茶、盏与山水、文化和历史,是小编阅众多书籍及网络资料整理而成。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欢迎关注【武夷岩茶课堂】,关于武夷山、岩茶和你想知道的一切,都在这里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