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茶圈内,成为“砖家”的门槛很低。
最简单的,只要改变自身造型就行。
穿上长袍,带上手串,最好再蓄上胡子,尽量让自己的外在形象与茶人靠拢。
但这还不够,还得再加上光环傍身。
最好在自己的名片上,多印几个头衔。
诸如,XX茶协会荣誉会长,某某茶学院客座教授,XX高级评茶员……
总之,不论是真是假,头衔越多,越能唬人。
再则为了增加说服力,捯饬外在形象时,大可尽量老气些。
如此在面对他人质疑时,方能有底气抛出这样的金句——“我喝了三十多年,还能不懂茶?”
然,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真专家与假砖家之间,差距甚远。
茶友们若想鉴别,倒也不难。
下文就来列举几个例子,一看便知。
遇到诸如此类不负责任的砖家话术,可得敬而远之。
《2》
砖家话术一,晒茶能去潮气。
网上看到过这样的视频,某位以茶学博士自称的男子,抛出一番语出惊人的话。
“天气晴朗时,可将茶叶放到窗台边上晒一晒,可让好茶吸收天地灵气。”
啊,天地灵气这个词都出来了,未免太玄乎了吧。
“晒茶好处多多,受潮变味的茶叶只要拿去晒一晒,能去掉杂味,恢复茶香。即便茶叶没受潮,也能提前预防,更利久存……”
闻言,心中只有两字感慨——扯淡。
茶叶储存,千万不能盲目晒茶。
避光、阴凉、干燥、无异味存茶,才是茶叶保存的共性要求。
存坏变质,受潮变味的茶叶,哪怕通过晒茶去除多余水汽,仍旧于事无补。
变质变味茶,不宜再喝。
一款好端端的茶叶,更没有必要打着提前预防的旗号,摊在太阳底下暴晒。
这样做有害无益,除了将好茶内质晒伤晒损外,没有任何益处。
《3》
砖家话术二,发霉茶饼撬掉再喝。
某个直播间,看到这样的现场问答。
“之前买了一提熟茶,存茶湿度没能调整好,近期打开发现茶饼表面有些霉斑,还能不能喝?”
“还是能喝的,但需要将发霉的部分撬掉后,再用沸水泡来喝,沸水泡茶能杀菌。”
闻言,提问方欣欣然地接受了。
在公屏里发出拱手表情,表示自己学到了。
但,且慢。
稳妥起见,已经生出霉斑的茶饼,千万不要再喝。
肉眼看去就能看出明显霉斑的茶叶,内在不知有多藏污纳垢!
这样的发霉茶,内质严重受损,不论怎么泡都不会有好滋味。
再说,不论高温沸水冲泡,还是反复滚沸煮茶,都不能确保100%牢靠。
喝茶时,千万不能用自己的健康开玩笑,冒险去喝这样的发霉茶饼。
《4》
砖家话术三,老白茶要焖3小时才有味道。
茶叶怎么泡才好喝?
这是茶圈入门的基础题,无数新茶友都很关注。
近期就看到这样的老白茶冲泡讲解,对方建议是,XX老白茶最好是用焖茶壶闷着喝。
此茶不怕闷,闷不苦,越闷越有味道。
用焖烧壶泡的话,建议是闷3小时以上再去喝,风味更好。
说完,最后还补充了一句广告。
XX老白茶正在优惠放送中,买五送三,还可以赠送一把焖茶壶。
听到如此诱人的优惠条件,估计会有不少新茶友会心动。
但这番话不能轻易听信。
内质丰沛的好茶,一开始冲泡时,压根不需闷泡。
短短几秒的浸泡时间就能释放大量茶味物质,泡出浓淡适中,滋味精彩的茶汤。
反观那些需要闷泡才有滋味的“老白茶”,内质匮乏,品质表现太逊!
再说,需要动用焖茶壶去焖茶,一闷就是三小时起步的老白茶。
闷泡久置后,茶味一早就变得不新鲜。
如此猫腻重重的茶叶,又怎能轻易相信?
《5》
砖家话术四,茶饼紧压不怕受潮?
听到这样的主张,茶饼/茶砖等不提倡喝新茶,买茶饼时最好选压紧一点的。
茶饼压得紧,后期存茶才不怕受潮。
再说,等存满一定期限后,这饼茶自然能慢慢变得松软易撬。
若你遇到的茶饼,掂量起来硬邦邦的,那就别着急撬开喝茶,耐心等上几年再说……
事实真相是,以上这番话纯粹是无稽之谈。
白茶也好,普洱也罢,优质饼茶的理想状态是松紧适中。
压得太松,茶饼不成型,还得再次返工,品质不高。
而压饼太紧,会导致大量养分风味物质在蒸压环节中流失。
又硬又紧的茶饼,不值得买。
更没有必要白白在一饼劣质茶身上耗费工夫,内质严重受损的劣质茶饼,即便后期再存上三年五载,也不会变得更好喝!
至于“茶饼压得紧,对后期存茶防潮更有利”,这不过是扯淡。
存茶防潮的关键要点,一是茶叶自身含水量合格,二是存茶包装要严实密封,三是库存室内湿度要干燥。
三管齐下,才是存茶防潮的切实可行之计!
《6》
砖家话术五,好茶追求无味之味?
茶圈内,有这样的喝茶段子。
某天,有人请客喝茶,喝一泡特别名贵的大红袍。
但茶汤泡出来后,客人喝到嘴巴里,心情非常郁闷。
哎,真奇怪,这茶价格这么贵,怎么喝起来这么平淡?
汤感不醇,没有香气,也没有回甘。
闻言,那泡茶叶的主人立刻神情不悦。
再慢慢细品,这是真正的好茶。
唯有顶级好茶,才能拥有这样的无味之味。
话说,听起来玄而又玄的无味之味,应当何解?
论本质,这种“无味之味”难道不是指味道寡淡么?
这,这,这,如此质疑与反问,着实从逻辑上说不清。
优质岩茶追求的是香清甘活,岩骨花香,远不是劳什子的“无味之味”。
将茶味寡淡,滋味匮乏,巧言令色,美化成“无味之味”。
这样的文字把戏,着实太拙劣。
真正的好茶,哪怕是零基础的新人,不需要喝茶段位,也能欣赏出个中美好。
而将仓味、变质味,美化成岁月的味道。
将茶味寡淡如水,强行解释成无味之味。
将茶汤苦涩刺激,形容成茶味丰富。
如此颠黑倒白,指鹿为马的话术,没有半点可信度。
《7》
判断一个人是否懂茶,得看真才实学。
不能只看对外包装出来的虚假形象。
更不能盲目轻信那些,乍一听十分高大上的头衔。
若一个人在谈茶时,满嘴都在跑火车,雷人雷语频出。
哪怕外在包装得再好,也模仿不了是资深懂行人士。
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
不专业的茶界砖家,类似茶界版南郭先生。
稍加思索,就能看清他们错漏百出的丑态!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