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茶陆续进入采摘旺季,有关老班章、冰岛、曼松、薄荷塘等“名山纯料”的戏码轮番上演。已经炒滥了的山头概念,人人可用,人人可炒,人人可疑。但部分自诩为高端的品牌茶企也搅和其中,并以“名山纯料”为标榜,恰恰表明这类茶企核心竞争力的欠缺——立足于资源主导型的“名山纯料”产品,品牌与品牌间的差别仅在于一张包装纸而已。
无论哪个知名山头,只要收到原料,就能做出产品,行内人都懂。主打“名山纯料”的茶企,干的不过是普通玩家都能做到的事情,本质上与那些小规模的作坊品牌、茶农品牌并无二致。相反,后者的“纯料”之纯度或许还更可靠些,毕竟品牌茶企的品牌营销、渠道运作都需要大笔投入,羊毛出在羊身上嘛。
这些年,“名山纯料”概念被过分夸大,一些靠山头茶吃饭的茶企正是始作俑者。若论品质,人为界定的一线山头原料,未必就能比二线、三线及非知名山头高出一大截。只是原料被过度炒高以后,在终端容易形成品质错觉:花费1万元买回的一饼薄荷塘,如果敢于当众承认还不及几百元一饼的非名山生茶好喝,岂不等于承认了自己就是个冤大头吗?跟风追捧所谓高端品牌“名山纯料”的买家,基本上都是在这种情况下自我催眠了。
问题在于,那些产量以公斤计的小微产区“名山纯料”,居然成了部分品牌茶企的常规产品,要多少有多少,这难道不奇怪?多数情况下,这类“名山纯料”实际上已沦为一种商品名称,与对应的山头并无瓜葛——你的老班章,只是包装纸上的老班章;你的薄荷塘,也只是包装纸上的薄荷塘……指望跟那些唯利是图的茶企讲良心,他们有吗?花里胡哨的包装纸里面,是一个个大写的贪婪。
回到源头,原料是成就一饼好茶的根本。原料价格高企的山头茶,既然名声在外,成品自然有定高价的理由。但成品的用料始终处在“暗箱”之中,除了“对自己负责”的玩家群体,肯于放下身段全程盯着采茶、制作、压饼,有哪家规模茶企敢于拍胸脯保证山头料的纯度?毋须考究收料团队的人性,只需参照厂家的成本压力、经销商的利润空间,就足以消解任何一饼品牌茶企“名山纯料”茶的原料可信度了。他们说“便宜无好货”,但高价何尝就等于真货了?高价其实更具备欺骗性,卖茶的何乐而不为呢?
茶企的“名山纯料”之争,根源在于品牌内涵的匮乏。离开了山头名号支撑,剩下的无非是花花绿绿的包装材料,几间铁皮厂房,几条简陋的生产线。试问品牌的灵魂何在?这仍然是非常低层次的竞争,由此发育出的品饮消费需求,仍然是幼稚、盲从的需求。
正是由于众多品牌茶企都紧盯着那点资源有限的“名山纯料”,造就了今天山头茶鱼龙混杂、真假莫辨的局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能拿小微产区“名山纯料”说事的品牌茶企,都是没有大出息的茶企,缺乏核心竞争力的茶企。年年都在讲老班章、冰岛、曼松、薄荷塘……实在看不出此茶企与彼茶企有何不同,消费者凭什么要买你的账?
主打“名山纯料”,极易跌入有“名”无实的自设陷阱。用户需要明确的是,标价高昂的名山茶未必就好喝,何况生茶是半成品,后续陈化还存在诸多变数。品牌茶企如果过于倚重“山头纯料”,等于为自身发展设立了太多不确定性,在原料成本与成品品质之间摇摆不定,每款产品都是在为自己挖坑。
说到底,小微产区“名山纯料”,只能是小众玩家的游戏,成本即门槛。至于品牌茶企推出的各类“名山纯料”常规产品,还是叫做山头“安慰剂”更妥当些。
文:老茶鬼(茶界独立评论员)201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