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州官县官与蒙顶山茶
十、孙渐与蒙顶山茶
(一)生平与成就
孙渐, 具体生平不详,眉州(今四川眉山市)人,熙宁进士。据现有资料,北宋绍圣二年(1095年)—大观元年(1107年),先后任温江(今成都温江县)县令、蜀州(今成都崇州市)知州,后来到雅安,做了一个高级幕僚,谓之“上幕”。他喜欢考察山川形胜,文章也写得非常漂亮。1095年-1097年间,他任四川温江县令时,门生张刚中在名山作知县同监茶场,与他同游蒙顶山并作《智矩寺留题》诗。
(二)《智矩寺留题》赏析
孙渐与张刚中同游蒙顶山时,在智矩寺游览之后,兴之所致,集于笔端,写下《智矩寺留题》诗,可谓一气呵成,情景俱备,文笔洒脱。全文为:“郊行半舍近,炎曦正欹午。涉浅水粼粼,陟高峰参伍。寺藏翠蔼深,门映苍松古。明暗双泯时,榜明标智矩。入憩望远亭,好风声清暑。素曳瓦屋烟,虹挂峨眉雨。千里豁入怀,万象纷指顾。步庑阅刓碑,开龛礼遗塑。香火肃僧仪,堂皇凉客屦。继登凌云阁,倚栏眺茶圃。昔有汉道人,薙草初为祖。分来建溪芽,寸寸培新土。至今满蒙顶,品倍毛家谱。紫笋与旗枪,食之绿眉宇。雷动转蜀车,云屯富秦庾。我贪事幽寻,更值忘形侣。鼎抽竹叶烧,瓶汲龙泉煮。暂啜破积昏,飘飘腋生羽。相对话夜阑,萤点流星度。金鸡鸣一声,回首关头路。会约摘春山,十咏龟蒙具。”
此诗讲了两个典故,一是植茶始祖在蒙顶山开荒种茶,经“寸寸培新土”的辛劳,始有今天满山都是茶园的成果。接着,歌颂现在蒙顶山茶数量超过后蜀毛文锡《茶谱》的记载,蒙顶山生产的紫笋名茶,食之绿眉宇,白鬓可转青,对蒙顶山“仙茶”在《茶谱》中的说法,予以肯定。
关于甘露大师吴理真,清光绪年间出版的《金石苑》中有相应的记载。碑刻、礼拜神龛上面供奉着一尊“遗塑”。孙渐拜谒行礼之时,感觉场面气氛与寺庙里烧香拜佛差不多。至于那“元碑”上刻些什么,他没有直说。但从“昔有汉道人,蕹草初为祖……”的怀古之笔看来,碑上记载的“汉代道人”种茶的内容,神龛上供供奉着的是这位“汉代道人”的塑像。
据《名山县志》记载:“智矩寺在蒙山之半,今称‘大五顶’,云木参覃,岩泉飞洒,中有双塔截矗云表。甘露师井中石像供奉于西龛,焙茶之所也。寺中题刻颇多,亦多漫灭,不可复读。”这说明孙渐所见到的“汉代道人”就是随后被称为“甘露大师’’的吴理真的塑像,直到清末还有留存。
蒙顶山皇茶园
陈开义,男,46岁,现任四川省雅安市茶办副主任。先后在《中华茶文化》、《茶博览》、《茶周刊》、《中国茶叶市场》、《中国茶业》、《走遍中国》、《星星诗刊》、《四川日报》、《四川农村日报》、《四川人大权力报》、《四川政协报》、《调查与决策》、《四川三农》、《农村建设》、《四川茶叶》、《四川省情》、《四川文学》、《四川旅游》、《四川文艺》、《县域经济》、《茶缘》、《四川水利报》、天天快报和今日头条、北京茶叶网、亚太茶业网、凤凰网四川、中华名茶网、茗边、手机搜狐网、手机新浪网、新茶网、茶旅世界等50余家媒体发表各类文章400多篇(件)。参与主编名山抗震救灾专著《撼魂》,参与编辑《茶祖故里行》、《吴之英评传》、《丰碑》等著述,作品曾多次入选《蒙山雅韵》、《蒙山春来早》、《撼魂》、《茶祖故里行》、《品味》、《蒙顶山》、《二郎山》等专辑,著有个人文集《杯中岁月》。先后有10多篇作品在省市各级征文比赛中获奖,先后参与主编《蒙顶山茶文化读本》、《蒙顶山丛谭》》等茶文化书籍,主编名山区文艺刊物《蒙顶山》和《雅安日报.今日名山》蒙顶文苑文艺副刊和编辑《蒙顶山茶》。
(本图文来源:文,陈开义 图部分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