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鸡冠
白鸡冠在明末清初时就极富盛名,成名早于大红袍。从名贵的角度上看,白鸡冠仅次于大红袍,名列第二。
在中国诸多的茶树品种中,白鸡冠是仅见的发生叶色变化的品种,异常珍贵。白鸡冠发芽时,新芽呈嫩黄色,叶片成熟后为浅绿色,有的叶片上带有白色覆轮边,有的在叶面上有不规则的白色斑块。这种叶面颜色的变化,使得白鸡冠倍加珍奇。
白鸡冠是灌木型、中叶类、晚生种茶树,原产于慧苑火焰峰下之外的鬼洞。其树势不大,枝干坚实,分枝颇多,生长旺盛。叶色淡黄,幼叶薄绵如绸,树梢顶芽微黄且弯垂,茸毫显露似鸡冠,叶齿形似鸡冠,故名“白鸡冠”。其最大的品种特征就是叶白,清大才子袁枚认为武夷山顶上之茶“以冲开色白者为上”。
由于白鸡冠叶绿素含量较少,肉质柔美。所以,在加工此茶时,通常火功不高,“岩骨花香”是武夷岩茶的整体特色,而白鸡冠却一枝独秀,彰显清甜而秀美的女性之美。
由于白鸡冠单位产量不高且种植的面积少,栽培、制作都比较困难,所以白鸡冠茶的产量极低,因此能喝到白鸡冠茶也显得就更加珍贵。
白鸡冠不仅茶树叶片色彩美,制成干茶后,也是武夷岩茶中最美的。其条索紧实细狭,色彩丰富,有绿、黄、灰、褐、红等,呈五彩祥龙之美态,是岩茶诸多名丛中最为艳丽的。
香气清新,类似花香与药香,甘甜水细 ,滋味清爽。虽入口清淡,但余韵与回甘丰富,温和、内敛,自始至终保持一份矜持与柔顺,看似平淡而有内在的底蕴,令人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