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常住请大家吃普茶。吃普茶有个规矩:第一声引磬,请合掌;第二声引磬,请举杯;第三声引磬,请喝茶……”
过年前后,不少寺庙都会按照丛林规矩,举行普茶活动。出家师父们与护法善信共聚一堂,一起喝茶水,吃茶点,回顾过往,展望未来。
这样的一场法会活动,在佛教中已经有千年的历史了。佛教为何会在新年前后举行这样的活动?这背后又有何深意?快和禅风君一起了解一下吧。
普茶的历史
普茶是丛林中一项基本的集众喜庆活动。丛林里每逢春节,或特定法会活动之后,方丈和尚为慰劳住众的辛劳,会举行“普茶”仪式(类似今日之茶会),请大众喝茶、吃点心、相互谈心。
在年终的普茶聚会上,方丈或住持通常会对僧众一年来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同时对大众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有时方丈和尚还会要求大众对丛林的发展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普茶来源于佛教僧侣的茶文化。早期的僧侣们经常在寺内举行茶宴、坐谈佛经,有时一些高僧还和文人学士举行茶会,相互切磋诗艺,谈佛论道。以后渐渐形成了佛教的茶道。
佛教最早的普茶仪式,是由唐代的百丈禅师首创的饮茶仪式,当时僧侣“农禅并重”,即一边修行,一边从事种茶等农业生产,十分辛苦。新年之际,僧众会聚一堂,品尝自己生产的茶叶,共贺新春,是一大乐趣。
普茶有深意
普茶,“普”者,普遍周详之意,虽然只有一盏茶,然而上奉十方诸佛,中供诸贤圣,下及六道品,如大雷音,如大云雨,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众生,莫不普沾茶露,生欢喜心。
普茶虽然说有“茶话会”的性质,但却不像一般的茶话会那么随意。在普茶法会的开示上,寺院的大和尚往往也不忘叮咛大众,希望大众发长远心,常随佛学,精进修持,广培福慧。
“普”字,从广义上说,是指每一个人的真如自性,遍法界、尽虚空,无处不在。所谓“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在时间上,从过去到现在、到未来;在空间上,从东到西、到南、到北。
佛教认为,茶既然渗透到寺院日常生活中,自然与僧人的修行生活直接相连,也就是说,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无不存在佛法,在生活的每一刹那都可以修行悟道,饮茶既然是生活的一部分,自然也可以通过饮茶参禅悟道。
茶味禅味,皆源于人的内心体验,只可意会,难以言诠;茶味禅味,味味一味,不可作虚妄分别;茶性清和冲淡,韵致高远,饮者清淡静雅,禅者息心绝虑。茶心、道心、人心,在究极上归于一致。
因此,普茶在佛教丛林中十分兴盛,饮茶不只是一种传统,一种文化,而是要从饮茶中体会禅的高雅,从吃茶里参悟生命的本质。这才是普茶真正的意义。
茶禅因缘深
而说到茶与禅的联系,这又不得不提到禅与茶道融汇的过往。茶道的形成,和佛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早在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初期阶段,就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
最早的饮茶僧人,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据《晋书·艺术传》记载:“敦煌人单道开,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药有松、桂、蜜之气,所饮茶苏而已。”这是较早的僧人饮茶的正式记载。
单道开是东晋时代人,在螂城昭德寺坐禅修行,常服用有松、桂、蜜之气味的药丸,饮一种将茶、姜、桂、桔、枣等合煮的名曰“茶苏”的饮料。
另外据《庐山志》记载,晋时庐山就有“寺观庙宇僧人相继种茶”的风气,其中东林寺名僧慧远大师曾以自种之佳茗招待大诗人陶渊明,谈诗论佛。
到了唐代百丈怀海禅师制定的《丛林清规》中,更是明确的把禅门饮茶的制度作了详细的规定,成为寺院日常生活中修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以说,茶和佛教的关系紧密相连。
饮茶助禅修
那么佛教为何对喝茶如此青睐呢?佛教僧人之所以选择茶作为日常生活中必备的饮料,并将之升华为修行的重要部分,这与茶性本质有着密切的关联。
原来,佛教重视坐禅修行,敛心静坐,沉思静虑,专注一境,从而开发智慧,体解佛法。然而这个过程中常常遇到种种困难。
在长期的坐禅过程中,僧人需要清心寡欲,少食少眠,克服昏沉、散乱、掉举等无明烦恼,达到身心轻安,观照明净的状态。从这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来说,茶正可提供最理想的帮助。
普茶在丛林中兴起,最早也正是起源于禅门。禅宗认为茶有三德:一是坐禅通夜不眠,提神驱倦;二是满腹时能帮助消化、生津化腻;三是能抑制情欲,平心静气。
古时寺院里产茶,上者奉佛,中者奉诸方大德,下者自奉。又专设“茶头”,用以供奉大众茶汤。可见古代的高僧大德们,早就注意到了喝茶对禅修的帮助,因此对喝茶也格外重视,专门设置僧职管理茶道。
了解了普茶活动背后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再看手里这一杯茶时,大家是不是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禅风君觉得,喝茶虽是小事,但这一杯下去,喝下的却是千年的传承,确实值得我们好好品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