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CTV播出的《诗画中国》中,赵雅芝带我们走近了文徵明的《林榭煎茶图》。这幅图为我们展现了怎样的情景呢?下面就来好好看个究竟吧!
▼内容来源:央视文艺
《林榭煎茶图》卷
明代画家文徵明所作的纸本设色画
纵25.7厘米,横114.9厘米
现藏于天津博物馆
《山泉煎茶有怀》
唐·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一字至七字诗·茶》
唐·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麹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古往今来
文人墨客们爱茶
不只为品尝其清香味道
更为追求修身养性的生活情趣
在第六期《诗画中国》的舞台上
演员赵雅芝还原明代的瀹(yuè)饮法
(即以沸水直接冲泡茶叶的方法)
并以《山泉煎茶有怀》
与《一字至七字诗·茶》
表达对茶的喜爱与泡茶、饮茶的乐趣
福建省非遗茶百戏传承人章志峰
则以茶匙为笔,以清水为墨,
以茶汤为纸
用精湛的“茶百戏”
绘出一幅《林榭煎茶图》
茶艺、朗诵与民乐伴奏相得益彰
打造出一个立体式的赏画环境
带观众感受品茶的悠闲意趣
在中国人悠久的饮茶历史中
历来对选茗、烹茶及品尝方法
都颇为讲究
从唐朝延续至今的饮茶方式有三种
分别是煮茶法、点茶法和泡茶法
节目中章志峰所展示的
便是宋代极为盛行的点茶法
这种方法对技艺的要求很高
打出的泡沫要追求其细腻程度
以达到在泡沫上作画的效果
在意境美的表达上
茶百戏与水墨画有异曲同工之妙
因此也得名“水丹青”
赏画犹如用茶
不仅要观其色,闻其香,
更要品其味
“明四家”沈周、文徵明、唐寅
和仇英崇尚儒雅
常以茶会友,以茶入画,引茶入诗
“茶”成为彼时的经典创作元素
在文徵明所绘的《林榭煎茶图》卷中
山峰兀立,一汪清澈湖水置于当中
隔岸几间茅屋,另有杂树环绕掩映
主人坐于屋内凭窗远眺
有一童子在屋外专心烹茶
对岸一友人拄杖沿湖边小径而来
煎茶会友,其乐融融
一派春和景明的江南风光
展现在观众眼前
渲染出一种闲适的生活之美
《林榭煎茶图》卷
构图起伏跌宕,疏密相间
画家以牛毛皴、解索皴技法
来展示南方山石的结构和纹理
又以“个”字、“介”字、圆点笔法
来体现林榭的丰富与茂盛
整体画面清新、素雅、明亮、幽静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说
“茶”字,意为人在草木间
《林榭煎茶图》卷蕴含了画家
寄情于自然山水的文人心境
中央美术学院修复学院院长
王颖生也说
这张画
不仅是文徵明对自身生活的描绘
也是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茶的核心在于“人”这一看法
也得到了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康震的认同
“嫩汤自候鱼生眼,新茗还夸翠展旗”
文徵明挥笔对茶细细描述
正说明他对茶的钟爱之情
元稹的《一字至七字诗·茶》
写的是一年四季中
诗人的喜怒哀乐、日暮晨昏
诗人在变,茶也随之变化
从诗到画,一系列以茶为主题的创作
书写的都是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煎茶、点茶、泡茶
万般滋味化作一盏清茶
我们以澄澈明朗之心
在茶汤中细品文化的味道
感悟生命的真谛
关注【常青树茶业】深入茶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