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熙载夜宴图》五代十国·顾闳中
茶宴,是指以茶代酒作宴。
茶宴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三国时期。西晋陈寿所著《三国志》中的《吴志·韦曜传》中记载:吴国孙皓任乌程侯时,每次宴请,宾客至少饮酒七升,而对不会饮酒的韦曜,“密赐茶藓以当酒”。
《晋中兴书》也记载:以俭德著称的东晋吏部尚书陆纳,在任吴兴太守时,当卫将军谢安去拜访他时,只以茶水、果子招待谢安。
《文会图》五代十国·丘文播
不过,茶宴一词的最早文字记载,是南北朝时山谦之的《吴兴记》,提到“每岁吴兴、毗陵二郡太守采茶宴会于此”。
到了唐代,饮茶之风开始盛行,几乎家家户户饮茶,茶宴成为当时社会的一种风尚。
《宫乐图》唐·佚名
顾渚山境会亭常常会举行大型茶宴,参与者大多是文人雅士,大家聚在一起吟诗作画,喝茶赏花。
有一年,白居易受邀参加茶宴,但遗憾的是不能参加,因此特写了一首《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诗中对茶宴作了生动的描述。
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
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各作一家春。
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
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
《香山九老图》明·谢环
在茶宴上,文人们不仅可以品饮佳茗,还可欣赏环境之美。
正如吕温在《三月三日茶宴序》中的描写:“三月三日,上巳禊饮之日也,诸子议茶酌而代焉,乃拨花砌,憩庭荫,清风逐人,日色留兴,卧借青霭,坐攀香枝,闻莺近席而未飞,红蕊拂衣而不散,廼命酌香沫,浮素杯,殷凝琥珀之色,不令人醉,微觉清思,虽玉露仙浆,无复加也。”
《乐志论图》北宋·李从训(传)
到了宋代,茶宴之风更盛。皇室贵族、禅林僧侣、文人雅士,无不热衷于此。尤其是宋徽宗赵佶,常在宫廷举办茶宴,而且还会亲自点茶分茶,赐予群臣。
《延福宫曲宴记》中记载:“宣和二年十二月癸巳,召宰执亲王等曲宴于延福宫……上命近侍取茶具,亲手注汤击拂,少顷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淡月,顾诸臣曰,此自布茶,饮毕皆顿首谢。”
《文会图》宋·赵佶(传)
提到茶宴,历史上最著名的当属“径山茶宴”。
径山素有“三千楼阁五峰岩”之称。
山中有一寺,名为径山寺,被誉为“江南禅林之冠”。每年春季,僧侣们会在寺内举行茶宴,谈佛论经。
《寒山寺图》清·顾仲泉
径山茶宴有一套讲究的仪式。茶宴开始,先由住持法师调茶,将调好的茶一一奉给赴宴僧客品饮。僧客接茶后,先闻香,再观色,最后才是品茶。品茶结束,再谈事叙谊。
宋理宗时期,日本南浦昭明禅师来径山寺求学,学成后返回日本,将径山茶宴的仪式带到日本,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日本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