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这是今年上新的第一款水仙。
等了很久很久。
盼到脖子也长了,它才姗姗来迟,带着清冷的兰香,仿佛夏夜里盛开的那朵奇花。
木质香异常明显,但却只是普通水仙。
但为何没有给它添加高丛之类的前缀?
武夷山八阿哥言道:这山场极正,就在马头,但树龄还达不到高丛(30年)的期限,差个几年,所以,没必要宣传树齿吧,而且,再说,如果工艺不好,高丛也不一定做出来好喝啊!
这个实在人总是说真话,也不怕得罪个人。
当然我觉得他说得很对。
好的水仙必定有木质味丛香,只在浓淡的区别罢了。
且工艺要求极高,会做肉桂的师傅,未必能把水仙做好,茶树生物性状的差异,决定了工艺上的不同与讲究。
做肉桂久了的人,未必做得出水仙之妙。
难怪大师云,勤肉桂,懒水仙。
工艺上佳,方出好水仙。
《2》
这款水仙,山场在马头岩的一个小角落。
极正的一个正岩山场。
种了好多树龄较老的水仙,以及肉桂。
幽且深的一处所在,有青苔爬满四壁,有无数凉茶,长于茶园,与茶树共生。
这样多元的植被,赋予水仙,丰沛的内质与丰腴的香气。
花香在中,木质香在前,焦糖香在后,药香在中后。
是极传统的工艺,做出来的香气与滋味皆极传统的一款水仙。
且,以近高丛的年龄,只以普通水仙在售,实在是赚到。
这便是较真的制茶师的态度。
不为别的,只图作品出挑。
这也是当下万千年轻制茶师心中所念——暂且不那么考虑经济效益,先冒个尖,出个名,拥有一方天地,方是年轻时之所执所念。
致敬这些茶人。
他们的茶,与他们的人,是武夷岩茶真正的未来。
第一冲:
焦糖香,酵香飘扬在盖上第一层,花香清雅沉在底层。
揭盖的时候,先闻到的是焦糖香与药香,花香只在它们淡去之后,方才浮现出来,像个羞怯的小姑娘。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盖香的尾调仍是焦糖香,这是当下的武夷岩茶的特质之一——焙火到此时方才刚刚好,闻之便有圆融焦香,令人想起焦糖布丁,一款充满爱意的甜品。
汤色淡橙色,晶莹,无杂质。
饮一口,汤水中木质香极足,想来亦不是年纪轻轻的水仙茶树。
那种老木头,老维管束,老木质层,老表皮层各自生发出来的,又和谐融入到一块儿的,那种浓郁木质香。
伴着汤水的热度,这木质香愈发显得浑厚、有质感。
这是一丘有年份的茶树。
没有三十年,也差不了太多。高丛水仙的醇与厚,木质香的浓郁浑厚,它尽皆占满了。
一句话,好喝。
第二冲:
浓郁的木质香飘扬在盖香的第一层。
出汤后一揭盖的瞬间,它如同一只猛兽,迅捷地扑进你的鼻端。
满鼻子热乎乎的,尽是这股温热的木质香。
从神到识都被俘获了。
然,回神的一瞬,在这股热气腾腾的木质香之外,分明还包裹着一层气息——像树皮包着维管束一般——是一股中药的气息。
当然这中药味跟铁罗汉没得比。
这中药味浓郁而热烈,不过不是当归般的中药味,而是一股子防风式的中药的气味。
小时候感冒,喝防风和紫苏煮的凉茶,热乎乎一碗捧在手上,喝下去之后还有永泰李干吃。这种药味温暖而亲民,丝毫没有黄连那种刻骨铭心的苦烈。
这款水仙当中,便似是闻到的防风紫苏的气味。
一股令人温暖的药香。
当然紫苏炖排骨也不错....
汤水淳和温软,有山的清,有山的秀,有民风的淳,有二月春风似剪刀的柔。
是白马啸西风的最后,李文秀千山万水也要回去的,那个山温水暖的江南。
是完颜亮读过之后,心生向往,最终挥师南下的明媚富庶江南。
水中有药香,有花香,亦有丛香。
第三冲:
这一冲的揭盖,不再是木质香和药香冲人而来了。
是花香。
清幽的,袅袅的花香,像是仙女抛洒下的花瓣一般,纷纷扬扬,兜头而下,洒落了满山遍野,洒落了江湖人间。
强大的覆盖面,涌起阵阵香潮,汹涌如钱塘江大潮,却又清幽似雨中清荷。
焦糖香与木质香并行在盖香的第二层,在花香略淡,盖子略凉之后,升腾在盖心处,让我们闻得心旷神怡——这才应该是正岩水仙的味道——传统的发酵,传统的焙火——喝进去令人神魂妥贴。
而在这浓郁的、传统的焦糖香与木质香之后,清冷的似兰又似夜来香的花香,仿佛悬丝诊脉的那根细丝,幽幽地闪了出来,精准地抓住了我们的鼻息。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汤色渐深,是深深的橙黄。
汤中的滋味感更加强劲而炽热,像九星连珠于天空, 又璀璨,又闪耀。
汤水一入口,是带着木质味的淳和感;汤水全部含在舌上,用舌从下往上去掂它的的时候,是药香与焦糖香混合进木质香的浑厚感;当汤水咽下,舌上泛起的,是甜丝丝的回甘与生津,以及花香袅袅于舌面上,与生津一起生成一股甜花香汤的美妙触感。
木质香是底色,药香是底色上的花纹,而清冷的花香,是底色上绚染出来的,七色花。
厚,而凝华。
第四冲:
连冲四冲之后,水仙的叶片细胞渐渐吸饱了水,叶片部分舒展开来,使得出汤益加缓慢,沥干茶汤的时间,更长了。
花香先声夺人,出现在盖上;接着是木质香与药香,最后是焦糖香。
它们接部就班地,接着顺序出场,分工明确地,演着一出大戏。
清冷的花香仍然在给人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其实这个山场的水仙,往年也喝过,但花香没有这般的冷艳逼人。
是因为今年的天气特殊,还是因为这水仙茶树痴长了一岁之后,画风有变呢?
这疑问,且留着,喝三五天之后,再去找武夷山八阿哥讨论。
盖香总体的感觉是浑厚,连绵似群山,巍巍似太行,厚重似东岳。
但当中又奇妙地夹杂着清冷花香。
于是,渊渟岳峙,慧质兰心。
汤水绵柔,质朴,浑厚,滋味感十分强劲。
当然它并不像铁罗汉那般的浓郁和绵劲吓人,它是谦谦君子型的,温和型的,醇厚且质朴的。
等到风景都看透,总会有人陪你看细水长流。
尤其,汤水挂壁的能力十分强劲。咽下茶汤之后,呼吸,会觉口腔中,全是花香药香木质香焦糖香。
数十分钟后,回甘,生津,花香,仍回荡在口腔四壁,久久不散,迷离动人。
像是有一块水晶石,躺在舌面中间,持久地,散发着璀璨光华。
【后记】
这款水仙姗姗来迟。
最早知道“姗姗”,是陈毅陈老总的小女儿,因是生了三个儿子才得此女,欣喜之余,起名姗姗。
现在,这款水仙,今年上架的第一款单品水仙,亦是久盼之后而得,故,当也当得姗姗二字为名。
它具有了正岩水仙所有的特质:兰香清冷,木质香纯朴,汤水醇厚而内劲绵长。
喝它的时候,仿佛正在与冲虚道长切磋武当太极掌。
绵长的暗劲,直击面门,一击之后,还有无数后手,一浪又一浪,当头扑来。
只想沉溺在这丰腴的汤水里,只想让这传统的焦香酵香兰香木香留存得久一点,更久一点。
武夷好茶七十二,吴娃最忆是水仙。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