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我,
这段文字不是兴之所至,
而是势在必言。
紫砂壶艺的未来,
在手,更在心;
属于技艺,更属于情怀。
壶艺之慈——岂可教子蓬头
天下有万千孩儿便有万千父母。为人父母者,自然百般宠爱孩儿,但有所得尽付其身尚嫌不足,宁可自己节衣缩食,也绝不会教子女衣衫褴褛蓬头垢面。艺人制壶也同此理。
制壶一道,
见泥不见身,叫做初生。
见身不见整,叫做忙长。
见整不见形,叫做轻收。
见形不见华,叫做敛藏。
艺人慈心便贯穿此生长收藏之始终,有如父母装扮子女,不厌其烦,不胜其美。
壶艺之悲——作品,不是作者
大约是百年内多位大师佳作频出,导致世人对紫砂壶艺的认识由器转向了人。
我相信,无论达到何种高度的艺人,也必是从全然不懂到熟能生巧一步一步练习而成。所以不可能是一朝顿悟,妙作横生的。艺人成就了作品,同样是依靠作品成就了自己。所以真正应该估值的,是作品本身,而不是艺人身价。
无论艺人技艺纯熟到什么地步,都不能就此认为作者代表了作品。同样,无论艺人如何籍籍无名甚至劣作频生,都不能就此否认佳作诞生的可能。
艺人之悲,莫过于土鸡瓦犬争相竞,游龙戏凤信手拈。
当传世者,应是作品,而非作者。
壶艺之喜——不忘初心,不舍昼夜,只为那一目惊叹
有的人做壶,是为生计,家长里短升面斗米都从手艺上来。
有的人做壶,是为喜爱,独自静坐手上忙活让他心境沉淀。
有的人做壶,是为传承,先人法度精工巧技岂可就此消亡。
但有一种人做壶,却是出于对艺术的执着,其心拳拳,精益求精,只因他人眼中那一抹惊叹的目光,便是他最大的追求,便是他对紫砂壶艺的情怀。
我们看客眼中的紫砂壶艺是一个圆,而正是有这样一些以毕生惊绝之才不断拓宽艺术之圆边界的人存在,紫砂才有未来。
壶艺之捨——忘身忘我,方得壶艺真谛
古往今来,从艺也好,为学也罢,皆逃不过“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理。壶艺是硬功夫,使不来一分取巧,容不得半点马虎。
拍打泥片是紫砂壶艺的基础,一如万丈高楼起于垒土。有一位艺人前辈曾说:没有拍打过三千张泥片,莫论做壶。此言虽略嫌刚正,但终是诲人之心可鉴,基本功之重也可见一斑。
非忘身者,无以日日锤炼嚼蜡功夫。
非忘我者,无以求知若渴饱灌其身。
技由磨砺而出,艺从勤学而得。
无忘则无习,无捨则无得,此乃紫砂壶艺求真之正路。
紫砂壶艺之道,
便由“慈悲喜捨”四大情怀贯串始终。
我们为何称制壶者为艺人,
而不是匠人,
正是因为紫砂壶容得作者寄予自己对审美的理解,
对艺术的追求。
艺人,
不仅仅是技有所长。
平台微信公众号:zishahuyou (长按复制)
平台管理员微信号:lczsyy(乐长妹妹等你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