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景舟制大彬僧帽壶
2020年上海匡时秋季拍卖会上
一件时大彬款矮僧帽壶
以816.5万元人民币成交
最特殊的地方在于
这件矮僧帽壶虽底款是时大彬
作者确是顾景舟
关 于
顾景舟制大彬僧帽壶
○
○
此款矮僧帽壶,轮廓清晰、锋芒内敛,各个部分的衔接自然贴切、立面挺括,造型上节奏紧凑、浑然一体。
特别是壶颈肩部用收紧的云肩线,使壶的节奏感更加强力。
莲花瓣的比例及畅开的角度,有一种莲花正在开放的态势。
关 于
顾景舟仿大彬壶
○
○
1936年,上海古董商“郎氏艺苑”主人郎玉书走访宜兴丁蜀镇上袁村等地,看中顾景舟所制“矮石瓢”等传统壶款式。
遂聘请顾景舟至上海,请他和一些早就成名的紫砂艺人一起到上海朗氏艺苑工作,从事仿古紫砂器的制作。
这对于顾景舟而言,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学习机会。
在上海的三年时间里他有机会看到古董商们提供的明清两代紫砂名家的器物,是他技艺突飞猛进的一段时光。
顾景舟晚年回忆起上海仿古的时光时说到:“这是一段不光彩的历史,但是有制者的创造”。
古董商的商业行为是不道德的,这样说是不推卸责任的自省。
也是对于当时自己作为一个二十六七岁的年轻人,得到学习机会,在艺术上从中受益的承认。
此件矮僧帽壶就创作于这个时期。
底面落款“生莲居,大彬”,乃是仿照原件所刻,刀工犀利,书法遒劲。
顾景舟做僧帽壶绝对是高手,从年轻成名到紫砂艺技炉火纯青的整个过程中,他所做的僧帽壶都显示出线条弯曲有致,风格严谨的姿态。
在壶把处,顾景舟特意加钤一枚“景记”印,实则是顾景舟不愿将此作品为人所利用去蒙骗无知者的良苦用心,也可见老一辈紫砂大师的高尚人品和道德。
辗转多年,最终从陈文彬先生寄存于大陆的旧藏中寻得这件意义非凡的僧帽壶,然而传言之中提到的壶内两字“景记”小印却遍寻未果,为此,人们远赴宜兴,请到汪寅仙、吴群祥、陈国良以及张庆臣四位大师为我们鉴赏此壶,并探寻壶中的秘密。这一问题同样也让四位大师颇费脑筋,最终,在吴群祥老师家中,陈国良老师将寻得的一碗沙泥敷于壶内,这才让这方“景记”小印显露真颜。
顾景舟仿作此壶时或许也没有想到,有一天他的作品会登入殿堂,与原作呈现并肩之隔。
顾景舟仿时大彬矮僧帽壶,虽诞生于不光彩的经历,但也堪称是绝世茗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