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 林 · 茶 · 会
六月
石鼎香浮涵素液,冰壶色映净炎曦。
2021年6月20日 小雨
室温:19℃~23℃ 相对湿度:72%~88%
上期茶会听堂主和快总说,绍兴博物馆的年度大展——《畸人青藤——徐渭书画作品展》正在展出,恰逢端午假期,得空前去瞻仰一番。
此番观展,除了未曾错过青藤老人的四件珍品——《墨葡萄图轴》、《墨花图卷》(故宫博物院藏)、《三友图轴》(南京博物院藏)、《花卉图册》(浙江博物馆藏)外,还看到古人烹茶、饮茶以及以茶会友的具体写照,实乃一件幸事。
明·徐渭 《煎茶七类》
果然,古人对于泡茶,水开至鱼鳞眼最佳,先投茶,再注水,注水也要注意手势和速度,饼茶容易出汤,叶茶泡久了就失了味。纵观徐渭的《煎茶七类》,全文302字,通过“人、水、烹、饮、境、友、策”的七个层次将茶人的习性写得详尽。反观堂主自己的武林茶会,亦是初讲茶艺、细辨茶叶、探究茶史、一茶一泡、以茶会友,竟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梅雨季的江南,糯糯的有点粘人,踏进茶馆,便见阮阮已经煮好了老六堡等着大家,煮透的六堡茶,温润醇厚,正是祛湿良方,李姐还带了一泡冰岛茶与众分享,蜜香花香浓郁的冰岛茶,入口微涩微苦,但转而上涌的回甘和唇齿间留有的梅子香亦是今日茶会前的小惊喜。
『马头岩肉桂』,俗称马肉,相比前款水仙,今日马肉的表现略差了一层,茶汤浑厚但茶韵不长,茶气足但汤水略薄,茶香和茶汤较为平衡,芝娴说,“茶汤中略藏一丝‘酸味’”。”满头问号的自己是一点都没感觉出来,后被科普,原来岩茶中真的存在一种没有食子酸、草酸、单宁和槲皮黄质等的混合物质,该物质被称为“武夷酸”。
今日的茶会感觉像是在品咖啡,岩茶中自带焙火香,像极了深烘的豆子,茶汤中有酸味反馈,是差点被误认为单宁的“武夷酸”,各种层次的香味和回甘尚需自己在口腔中慢慢寻觅,这又与手冲咖啡的意义不谋而合。
但咖啡只能独饮,唯茶能一人独饮,亦能与众皆欢,给一方天地,约三五茶友,品茶论茶,无不快活(笑)
小知识:
岩韵:
1、干净、持久的香味;
2、有层次、有力度、有甘甜又均衡的滋味。
岩韵足会在这两点上表现强烈,反之亦然。
附文——徐渭·《煎茶七类》
二、品泉。山水为上,江水次之、井水又次之。并贵汲多,又贵旋汲,汲多水活,味倍清新,汲久贮陈,味减鲜洌。
三、烹点。烹用活火,候汤眼鳞鳞起,沫渤鼓泛,投茗器中,初入汤少许,候汤茗相浃却复满注。顷间,云脚渐开,浮花浮面,味奏全功矣。盖古茶用碾屑团饼,味则易出,今叶茶是尚,骤则味亏,过熟则味昏底滞。
四、尝茶。先涤漱,既乃徐啜,甘津潮舌,孤清自萦,设杂以他果,香、味俱夺。
五、茶宜。凉台静室,明窗曲几,僧寮、道院,松风竹月,晏坐行吟,清谭把卷。
六、茶侣。翰卿墨客,缁流羽士,逸老散人或轩冕之徒,超然世味者。
七、茶勋。除烦雪滞,涤醒破睡,谭渴书倦,此际策勋,不减凌烟。
是七类乃卢仝作也,中伙甚疾,余忙书,稍改定之。时壬辰秋仲,青藤道士徐渭书于石帆山下朱氏三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