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云,"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谷雨,即"雨生百谷",此时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正需要雨水的滋润。谷雨有三候:一候|萍始生萍,水草也,与水相平,故曰萍,漂流随风,故又曰漂。谷雨时节,春雨潺潺,柳絮纷纷,春将尽,夏将至。万物生,浮萍长。二候|鸣鸠拂其羽暮春时节,芳草碧色,布谷鸟...
查看全文 >
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谷雨这天,我又一次来到勐海。勐海是普洱茶的摇篮,也是世界茶树的发源地之一。当最北方的崂山绿茶刚刚具备采摘条件的时候,勐海茶区的古茶树已无芽可发。谷雨节气的来临,也是普洱春茶季结束的标志。当然,云南的雨前茶,不能误读为是谷雨之前的茶,它是以春天下第一场雨、进入雨季为分界,之后所采的茶,就属于夏茶了。世人论茶,首尊明前。岂不知当下对明前茶、雨前茶的习惯定义,是根据江南茶区的气候...
查看全文 >
有些人为了在壶内形成茶山,使其看来更具古意,便将茶叶留存其中,任其阴干,但因有些地区高温多湿,霉菌极易滋生其间,若就卫生观点考量,此法实不足取。更有些人泡茶后,故意将最后一泡茶汤存于壶内,直至下回使用前倒掉,认为此法可收内浸外养之效。殊不知,紫砂壶的气孔结构既擅于吸附茶汤,自然也易于吸收霉菌。以此养出的壶,只怕日后冲茶时,亦会带有异味,甚至有碍健康,实是得不偿失。想要养好一把紫砂壶其实并不如想象中...
查看全文 >
泡茶中洗茶是一道有争议的流程,有的老茶人觉得茶的第一道最珍贵,能喝出茶的很多信息,是茶最原本的滋味,洗洗倒掉太浪费了。有的茶友觉得,茶的制作过程中,工序繁多,又经历晾晒和揉捻,茶里面会有很多灰尘和杂质,如果不洗茶,直接喝感觉很不卫生。洗茶一说始于北宋,历史由来已久,洗茶也叫润茶,《中国茶叶大辞典》对洗茶的解释:洗茶即洗去了散茶表面杂质,且可诱发茶香、茶味。本人品茶经验还有茶友们分享的经验总结,洗茶...
查看全文 >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清代袁枚小诗《苔》的诗中意境随着央视《经典咏流传》支教教师及山区孩子们的啍唱,跨越了二百多年的情绪感染,润湿了许多观众的内心,亦渲染了原乡小筑角落边《苔》的表情。 原乡日月开春景,小筑苔花犹自开 诗中 “恰”字表达了苔的生机蓬勃,展示出旺盛生命力。苔虽然生长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又那么渺小,悄然的开着,不引人注目,更无人喝彩.但是它仍然那么执著的开...
查看全文 >
什么是市中心?百度百科上是这么解释的:市中心是指城市中商业、娱乐、购物、文化、交流、公共设施、行政机关比较集中,人群流动频繁的地区。一般来说,一个城市,总有市中心。问题来了:苏州的市中心在哪?这个问题抛出来,不管是新苏州人还是老苏州人,估计永远无法意见统一。游客眼里的市中心:观前商圈每个城市,总有那么一条标志性的老街,比如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重庆的磁器口,而苏州,则是观前街。观前街,东起临...
查看全文 >
第一,挨着附近生意最好的品牌茶叶店。市面上的茶叶店多以单一品牌为主,例如做普洱的,做红茶的,做白茶的,都有成熟品牌,这些传统品牌在各自领域都有自己的优势,但在其它品类、产品、价格则不够灵活,市场匹配性差。余闲茶铺各门店通过不同的营销活动,能够有效地把握和迎合不同地域、不同客户的喜好,比如河南我们有信仰毛尖,广州有普洱,北京、天津、河北匹配茉莉花茶,江苏地区安吉白茶的比例会加大。挨着竞争对手的茶叶店...
查看全文 >
《那间街角的茶铺》,是著名历史学家、微观史和新文化史研究的代表性人物王笛的最新非虚构历史读物。作者以1900—1950年的成都茶铺为中心,运用田野调查、官方档案和小说诗歌等资料,以微观史学的研究取向和深描的文学写作手法,生动展示了成都茶铺的日常生活、大众文化以及在那个公共空间中呈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作者跳出学院派的历史讨论和分析的模式,既保持了字字有依据的历史写作传统,又把茶铺这个日常生活的公共...
查看全文 >
唐人已经开始追求茶叶的色香味形,讲究用水的清洁甘冽,使用活火,以及讲究饮茶环境的雅静和美。唐代的茶主要是蒸青绿茶,制作工艺流程是:采茶鲜叶,用笼屉蒸(杀青),捣碎,用模具压成饼(圆、方),每个饼中间有一个洞,用皮绳将它串起来挂在通风处。而唐代煎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首先取来茶饼,用铁夹子夹住放到炭火上烤,去掉茶饼上的潮气和附着的味道,将茶饼烤得非常松软时放到麻布上,用木槌敲碎。再放到碾子上碾成细细的...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