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月份,五木香同学在我们茶厂来体验做茶的时候说:想写一篇浮生六记——食记、茶记、人记、事记,城记、游记、。
我等了一个多月,都还没看到她的作品问世,确实焦躁,急性子的我,只好自己写了。
民以食为天。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
食字三官,色香味,样样俱全,饱暖则思欲。
人类对食物的依恋,大概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最原始的热爱。
有人因为三餐日常爱上了一座城市,
有人因为某一个人贪恋上一种味道,
人与人之间素食烟火的联系,那么浅又那么纯粹而热烈。
所以,食记总是要放在第一的。
到武夷如果仅仅陶醉于碧水青山,是有缺憾的。
在武夷山的东南部有一个始于晋代中期,迄今为有1700余年历史的古镇叫五夫。
可能你对它有些陌生,但从这里走出的、大名鼎鼎的朱子你一定知道。
朱子曾言“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在武夷,既有美景,又岂能缺少美食相伴?
而在五夫镇最不能忽视的,当属五夫白莲。一粒粒圆滚滚、白嫩嫩的小胖子,曾经可是唐宋清时期的宫廷贡品。
朱子也曾用白莲子亲手制作了一道美味可口的名点,流传至今。
一个以朱子命名的糕点
南宋大理学家朱熹,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继孔子后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而且还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大孝子。朱子一生71年中,有50余年在武夷山奉母治学中度过。
朱子曾在给母亲的家书中写到:“慈母年高……当少食勤餐,果蔬时伴,桂花、栗饼佐之。延庚续寿,儿之祈焉……”
朱子每次出门远行游学,都要亲手制作大量的汤饼贡奉母亲,以慰老母思儿之情。
后人感其孝心,相互效仿,以饼奉母,教化子孙,乡人遂称此饼为“朱子孝母饼”。
其实孝母饼原为武夷山民间汤饼,是文人墨客节日、聚会、品茗时的一道点心。
朱子父亲朱松曾有诗云“生朝乐事记当年,汤饼何须半臂钱。吾算自知尊有酒,汝翁莫吧坐无毡。”
汤饼后因朱子制饼孝母之举于民间流传至今。
孝母饼的迷人之处在于其外观小巧玲珑,色泽金黄,味香皮酥,馅甜适口,并具有爽喉之冰凉感。
朱子孝母饼制作考究、用料精良
以当地所产之莲子、板栗、槟榔芋、大红袍等为原料,配以古方制成,精制而成,滑而不腻,清香扑鼻,是馈赠亲友、长辈之佳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武夷山孝母饼不仅仅是只为孝敬母亲,还引申到对长辈的孝敬了。
细品朱子孝母饼,慢呷飘香大红袍
孝母饼品种繁多,馅料有莲子、香芋等,白皮甜馅,咬下去尽是脆嫩喷香,让人沉醉。
一壶茶,一些小点心
此时应有一壶鲜雅清香的武夷岩茶,馅料的甜、茶的清香,随意两口都是蹁跹春色。
朱子孝母饼从南宋流传至今,用着当地所产的材料制作,有着最朴实最自然的味道。
但如此简单的一款馅饼,能被武夷山人民一直传承下来,只因其包含了中华民族最可贵的孝文化,品尝朱子孝母饼,吃的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文化。
欢迎关注【武夷岩茶课堂】凡你想知,务必告知,我若所知,知无不言,我所不知,查尽史料,为卿解之。
常说茶文,同讲盏史,偶看山水,引经据典,多为编整,请勿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