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在封建社会里是一种极其珍贵的产物,被权贵赋予一种尊贵与特权的象征意义。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饮茶是上流社会的贵族们才能享受的一种生活方式。
直到唐代的末期,随着丹药的衰落和植物类药物的兴起,茶才渐渐地向民间流传。当然,一般的平民百姓能喝得起的还是品质低一些的寻常品种,那些高价格的上等货仍是贵族们专享。
茶既如此尊贵,朝廷对它自然也就格外重视,甚至专门设立了一些掌茶叶的官署,这其中,贡茶院当属最早的御茶机构。
话说唐大历五年(770年),正是唐明皇的长孙李豫当皇帝的时候,吴兴顾渚贡茶院破土动工,这也成了世界上第一所国营茶厂,这一事件迅速登上当年的热搜。
其实将茶叶进贡给皇帝大大饮用,最早可追溯至商周时期,却一直到了2000年后的唐朝才正式有了这所专供朝廷的茶叶加工厂,这要归功于自唐朝起,出台的清明祭祀必须用茶的祭祀国标标准。
茶叶此时作为朝廷祭天地、祖宗必不可少的存在,已经是礼仪上最高规格的一种文化象征。
此外,在没有人工栽培技术的古代,茶叶发芽时间基本靠天(即便在如今群体种的发芽时间江浙地区大多也是在3月底4月初),加上唐时期京城设在长安(今西安),在没有顺丰航空的支持下,快递只能靠马和船。
为保证朝廷的需求,势必需要大海捞针式地大面积搜索提前发芽的那些茶叶并组织标准化生产加工,以保证能在3月中旬就能快马加鞭送往长安,于是诞生了建设贡茶院的需求。
大唐贡茶院由陆羽阁、吉祥寺、东廊、西廊四个部分组成。整个建筑顺山势而建,远眺恢弘古朴,近瞧古色古香,一边感受茶文化的悠远静雅,一边享受“偷得浮生半日闲”的乐趣。
之所以在顾渚修建茶圣陆羽的藏经阁,与这里盛产的“顾渚紫笋”有很大的关系。
据传说,陆羽发现顾渚一带的茶园,出产的茶叶品质优良,就多次赴茶园,进行分析研究。陆羽在《茶经》里写道:“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
其意是说,向阳的茶树上,背阴部分的叶片,紫色的、叶片卷着如同春笋形状的为上等。人们据此描述,称这种茶为“紫笋茶”。
茶工分类采摘后,加工成“紫笋茶”。从其外观看,色泽翠绿,银毫明显,香孕兰蕙之清,味甘醇而鲜爽。泡开后,茶汤清澈明亮,叶底细嫩成朵。所以,该茶有“青翠芳馨,嗅之醉人,啜之赏心”之誉。
由于陆羽极爱“顾渚紫笋”,就把该茶推荐到唐朝皇室,使顾渚紫笋正式成为贡茶。那时因“顾渚紫笋”的品质优良,还被朝廷选为祭祀宗庙用茶。
当时的皇室规定,紫笋贡茶分为五等,第一批茶必须确保"清明"前抵达长安,以祭祀宗庙。这第一批进贡的茶就被称为"急程茶"。
至此,世界上第一所专供朝廷用茶的国营茶厂落户吴兴顾渚山,在这之后顾渚贡茶院开始人生开挂,茶产业和茶文化也开始进入飞速发展期。
到了清乾隆年间,清宫内建立贡茶院,掌管由云南等地上贡而来的茶叶,并且开始自行御制茶膏。贡茶院所产茶膏全部供皇帝及皇宫内享用,同时贡茶院在生产过程中也全面改进了茶膏的生产工艺,使其功用、口感均有了显著提高。
乾隆《烹雪》诗句里面是这样形容茶膏口感的 “金茎露”、“寒香”,说的是茶膏滋味浓郁厚重,口感鲜醇润滑。
那么,这个贡茶院所制作的茶膏在清代为何被皇家、王公大臣、名人雅士及宗教界人士如此推崇?
贡茶院所制作的茶膏将云南上贡的顶级普洱茶经过186道工序,72天精制周期进行蒸湿,再有数10道工序去除茶叶表面的灰尘及杂物,其中精选工艺能够达到茶叶的叶片级,每一工序都精挑细选,严格控制。
茶膏熬制需用炭火熬制,而这木炭却是极为讲究,须用上等花梨木制成,且那花梨木的树龄不得少于三百年。此炭熬制,散热均匀、恒定。
茶膏熬制过程中不会由于受热不匀造成“糊”,或者水分过多引起的茶膏变形,不易保存。清代贡茶院制作茶膏,研究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秘方。
皇宫“贡茶院”一直延用 “轻蒸慢熬”制膏方法,此方被皇家推崇,定为“宫廷秘方”,此法甚为复杂严谨,包含采、选、浸、筛等186道工序。
“贡茶院”炭火熬制茶膏工艺对周围环境的要求更为苛刻,因为温度、湿度、空气的流通、光线的明暗、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等等因素都会将影响到熬制环节的优劣,从而影响到茶膏的品质;
一年中,只有100天适合熬制;茶膏精品出品,需要整整72天;熬制过程必须温度、湿度、火候、时间严格掌握。每500克上好茶膏,需要上百万片“细而白”的毛尖。
并非所有熬出的茶膏都能作为皇室供奉,可见,“贡茶院”对茶膏的制作要求已经到了几乎苛刻的地步。
《同文记》记录贡茶院皇家茶膏原叶采摘情况为:“于二月(农历)采蕊极细而白者,谓之蕊尖作贡。”说的是茶膏的选料需在农历二月采摘,需要采茶叶芽头“细而白”的毛尖部分。
毛尖部分也就是现代普洱茶中的宫廷级普洱原叶,由此可以看出,皇家茶膏选料的四条标准:贡茶园 、古茶树 、原叶毛尖 、内质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