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赫赫有茗,点击上方“关注”,每天为你分享茶知识。
梦华录汴京夜市镜头
梦华录镜头
看了《梦华录》很多小伙伴被宋朝汴京繁华的贸易景象惊呆了,真是“富贵迷人眼”。而贸易繁荣的背后是宋代物流业萌芽的展现,细心的你不知有没有以下疑惑:
宋代贸易物资通过什么运输呢?
物流业主要有哪些形态呢?
邮递时专门的茶叶包裹叫什么?
今天我们一起来揭开。
宋代贸易运输与物流形态
海运——大物件
宋朝陆上交通不是很发达,在陆上运输商品所需要的时间也比较长,而且受天气影响较大,重要的是陆上运输在运输大量的商品时需要大量的马车和人力,成本很高;而汴京本身有汴河这一条大运河,在水运上有着优势,故而在当时都城汴京贸易往来运输货物的主要方式仍是水运。
梦华录码头镜头
明朝李东阳的《题清明上河图》诗:“宋家汴都全盛时,四方玉帛梯航随。清明上河俗所尚,倾城士女揭童儿。”水运能运输较大量的货物,一船接着一船驶向汴京码头,足见当时运输的货物量之大。
邮递——文件、小物品
按北宋知名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里所载,宋朝的邮驿传递统称为“递”。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步递,一是马递,一是急脚递。
北宋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步递用于一般文书的传递,是接力步行传递,除了官方文书也传递个人私物。这种传递同时承担着繁重的官物运输的任务,速度是较慢的。
马递用于传送紧急文书,一般不传送官物,速度较快。但因负担这种传送任务的马匹大部分都是军队挑选剩下的老弱病马,所以也不能用最快的速度承担最紧急文书的传递。因此,在紧急情况下,从北宋开始,又出现了一种叫作‘急脚递’的新的传送文书的形式。”
《清明上河图》局部 驿站与马递
急脚递系宋朝首创,以金字牌为通信凭证,其速度极快,日行可达400里,多用于军事目的。秦桧陷害岳飞,一日之内连发十二道金牌将他从前线召回京都临安,这些金牌就是由“急递铺”传送的。
从以上可知,宋代邮递也主要运输官方物品,也有少量私人物品可以被运输,比如荔枝、茶叶等土特产。
土特产往往是新鲜之物,而大家清楚运输路上各种挤压、碰撞在所难免,这时就需要给这些物品裹上包装,那宋代茶叶的包装叫什么呢?
宋代茶叶包装与包裹
宋徽宗《大观茶论》:“良久,即置焙篓上,以逼散焙中润气。然后列茶于其中,尽展角焙之,未可蒙蔽。”
角,在宋代指物品的封装,或封装的单位,作名词。宋叶梦得《石林燕语》:“熙宁中,贾青为福建路转运使,又取小团之精者为密云龙,以四十饼为一斤,而双袋谓之双角团茶。”这里面“角”是袋的同义语。
“打角”之意为“打包”,这和今天的“打包”简直一模一样。刘昌诗《芦浦笔记》卷三在罗列由“打”组成的词时说:“包裹谓之打角。”
邮递的茶包装叫什么?
学者扬之水曾撰《宋代茶角》一文,对宋代寄茶、贮茶和运输茶的包装物茶角进行了详尽考证。她从宋代邮递中使用“递角”“皮角”入手,认为“角”是宋代邮递制度中的单位名称,也是装载邮件的实体。当时人际交往中互相馈赠的诸般物品,以茶为最,最终使得茶的包装物被叫作“茶角”。一个“角”字,显示出茶被邮递的过程和亲友往来馈赠的温情。
茶叶用什么包装呢?
《北苑别录》:“以四十饼为角,小龙凤以二十饼为角,大龙凤以八饼为角,圈以箬叶,束以红缕,包以红楮,缄以蒨绫,惟拣芽俱以黄焉”。这里面讲到“角”的包装,里面先用箬[ruò]叶包裹,然后用红线系上,再用红纸包好,再用绫封装。这里的“展角”即是打开这个包装,而在箬叶封裹的茶包装外加上纸、绫已经跟我们现代的茶礼盒包装接近了。
现代古法茶包装
古代用蒻叶或箬叶装茶由来已久。蒻叶古书上记载是指嫩的香蒲叶,而箬叶则是常见的箬竹叶,我们现在包粽子常用。
箬竹叶
古代茶叶制作好后,用蒻叶或箬叶将茶团、饼包裹好,然后置焙中有微火烘烤,以去潮湿。蔡襄《茶录·藏茶》:“茶宜蒻叶而畏香药,喜温燥而忌湿冷。故收藏之家以蒻叶封裹入焙中,两三日一次,用火常如人体温温,以御湿润。”这里的茶就是带蒻叶、箬叶焙火的。
蒻叶:香蒲叶
写在最后
原来在宋代茶叶包装在物流中被叫“茶角”啊,如果你想一份茶叶礼盒,你得跟快递小哥说帮我“打茶角”,是不是学到了?
下期你想听宋代的其他什么茶叶趣知,欢迎留言~
好文推荐:
看剧学宋瓷,梦华录中的“九九归元茶”到底有什么讲究?
跟着《清明上河图》18张细节图,穿越宋朝“一日游”!文末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