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普洱茶第一县”的勐海县,几乎任何一座山头、任何一个寨子,都因普洱茶而被人熟知:老班章、贺开、蚌龙、那卡……这些令普洱茶人耳熟能详的寨子和茶叶,都产自这里。
此外,说起鼎鼎大名的“版纳之巅”——滑竹梁子,也坐落在勐海县的勐宋乡,每年春茶季,这里也会有络绎不绝的茶商、茶客穿梭于此,而我今年也有幸前往勐宋乡,一睹滑竹梁子的真容。
前往滑竹梁子之前,我对其茶叶的品质特征、生态环境、世居民族进行了一些浅尝辄止地学习,对这里也充满了期待,因为能够担起“西双版纳屋脊”的地方,必有其特点。
当然,有特点的地方,必然也会受到更多的关注,进而可能带来的议论、评价甚至是争议也会更多。而对于滑竹梁子这里的所谓“争议”,应该就在于:尽管滑竹梁子在勐宋乡地界内,但偌大一个勐宋乡,那么多寨子,到底哪里产的茶才算得上是滑竹梁子的呢?
类似这样有趣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单就“滑竹梁子”这个词而言,滑竹是什么竹?梁子又是什么?
带着这些疑问,我于4月3日,正式走进勐宋乡,通过自己的所见、所感,为心中的疑问寻找答案。
走进勐宋山
何谓滑竹梁子?
云南人对自然万物的表达都有着一种朴素的自然崇拜,拿表述山川来说,相比中原文化而言,云南的表述方式往往不会表达为“岳”“峻”“峦”“屾”这样文绉绉的感觉,但对于云南人自己的表达方式,却更见亲和得多,比如“大箐”“大梁子”“大岩(aí)子”等等。
前文所述的滑竹梁子也许就是这样一种表述方式,显得亲切,同时也能感受到大山的伟岸,因此,梁子一般是表达就像房梁一样的延绵雄伟的大山脉。滑竹梁子、庙房梁子、大长梁子……都是勐海这里不少大山或者说大山脉的名字,至少它不是一座孤零零的山包。
再说滑竹,不少茶人对滑竹梁子的解释是:长满了竹子的大山。其实,在当地人来看,此竹非彼竹,且也不是整座山都长满了竹子。
当地人说的“滑竹”,其长势没有云南人常说的龙竹那么高大,也不像龙竹有那么多毛刺,正因其竹子外表长得光滑没有毛刺,才被当地人唤作“滑竹”,按照当地人的说法,滑竹梁子的大箐沟里长了很多这样的竹子,老人们小时候还会进山砍滑竹,但现在很少有人再去寻觅这种竹子的踪迹了。
我此行虽然也没见到这种滑竹的真颜,但多少算是了解了“滑竹梁子”叫法的由来。而前面提到的“龙竹”,正因长势大,其竹节剥下的笋壳,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用做传统普洱饼茶包装的笋壳。
哪里才是滑竹梁子?
随着普洱茶产区和山头、寨子概念蔚然成风,不少茶商、茶客、茶农们也纷纷开始打造属于自己的圈层、给茶产区圈定界限。举例来说,现如今的茶山和各个村寨,为了保证自己茶叶的“真实性”“唯一性”,春茶季往往在村口设卡,禁止非本村本地的茶叶进入,即保证本村本地茶叶只出不进,以此防止外来茶叶的鱼目混珠。
而如今,在互联网的海量信息上,我们也不难看到,对滑竹梁子的界定往往也众说纷纭,甚至也不乏“核心产区”“独占山头”等概念,这种观点甚至在滑竹梁子本地的不少茶农中也兴盛起来,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也许可以归因于市场炒作,让原本没有分歧的一些问题被人为地划开了方向,因此就出现了:离滑竹梁子主峰最近的人一味强调只有我的是滑竹梁子的茶叶,而离滑竹梁子主峰远一点的人不敢承认自己也是滑竹梁子产区而迫切希望往滑竹梁子上靠。
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也在于,只要茶叶冠上“滑竹梁子”,茶叶就能卖个好价钱。可一旦我们再深入了解、仔细观察,便能清楚地看到,事实上你我本都是“滑竹梁子一大家”,并不是两姓旁人。
因为滑竹梁子所处的勐海县勐宋乡范围内,围绕着滑竹梁子大山脉的山腰和山脚,其实星罗棋布着不少村寨,并没有谁独占了滑竹梁子一说。
还有一个小例子:因为我居住在大理,不少朋友想要到大理游玩前,往往都会从我这里事先咨询一番,最常听到的一种说法就是:我想去苍山玩、我想去洱海玩……每每遇到这种发问,我也很难对他们的问题给出一个确切的回答。因为“苍山”“洱海”的概念就如同“滑竹梁子”一般,是一个大环境概念。
大理苍洱地形图
从上面这张大理苍山和洱海的地形图不难看出,苍山作为一整条大的山脉,很难用一个点来代表苍山;洱海这一整片水域,也难以用一个点来指代洱海。
其实滑竹梁子,结合实地与卫星地图对比分析,它也应该是一个大的范畴和概念。
——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