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出反常必有妖,凭什么天下大“漏”都让你一个人捡了?
讲故事人人都会,应该警惕的是那些把生意当故事讲的。
某年在云南访茶,同行者中有位特别能侃的,一路口若悬河,着实让大家开了眼界。
此君做新茶,也卖老茶,是那种能把一饼茶忽悠到数十万元的高人。
此君的茶之所以卖得贵,原因在于每一款都“来路不凡”,充满了传奇色彩。
说是有一年到丽江旅游,路遇一部满载“过期茶”的拖拉机,正往河里倾倒,“我一看,好家伙!这可都是仓储多年的普洱茶啊,已经转化到位了。他们不懂,要当垃圾扔,我立马整车买了下来,做了一批好茶,狠赚了一笔!”
说是有一年到倚邦寻茶,遇大雨,匆忙跑到路边一户农家躲避。偶然发现这家人的篱笆墙与众不同,“仔细查看之下,竹篱笆居然是用竹筒茶搭成,每根竹竿里面都填满了茶叶,不知有多少年头了。我立马掏钱把一面篱笆墙买下,捡到了一批稀世珍品,又狠赚了一笔!”
说是有一年到东北斗茶,自己带的老茶征服了当地土豪,“一饼茶愣是卖了66万元,对方当场刷卡,眼都不眨巴一下。”
说是……说得累了,此君拎起随身的塑料太空杯,抿了一大口已辨不出颜色的茶水。
故事尽管动听,却经不起推敲。
且不论丽江产不产普洱茶,常年在茶山行走的,没见过谁会舍得把茶叶往河里倒,即使“过期茶”也有“过期茶”的用途;
竹筒茶在山头并不稀奇,茶农也不可能奢侈到拿竹筒茶当篱笆墙的地步。在农家收点茶可以理解,吹得过头就容易穿帮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凭什么天下大“漏”都让你一个人捡了?
也是无知无畏。
不过,总有人吃这一套。听者如痴如醉,讲者似傻似狂。“故事大王”满足了人们的想象力,常识已无足轻重。
有人说,你不吹会死啊?“故事大王”离开了吹确实会“死”——吹是精神支柱,吹是活着的要义,先感动自己,再感染他人,才有生意可做。
同样是讲故事,讲各种收茶传奇、掌故,毕竟是“形而下者”的东西;善于讲各种“气感”、“体感”、“五次元”的“大师”们,则显然要高明得多。
一旦把做茶上升到玄学层面,就是“故事大王”与“布道者”的天壤之别了。
这个时代,从不缺少“故事大王”与“大师”,欠缺的恰恰是那些讲常识的、尊重常识的。
彼姑妄言之,汝姑妄听之!
文:老茶鬼 2018.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