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非厚,淡非薄”。岩茶泰斗姚月明,穷其一生对武夷岩茶的概括总结,大道至简精辟而深刻,不仅是茶的哲学,也是人生的哲学。
那么岩骨落实到茶汤上的具体表现:
(1)厚度并非浓淡决定的,应该是茶析出物的丰富度决定的。宋范仲淹的斗茶歌里提到,武夷岩茶“味轻醍醐”。醍醐是酥酪上凝聚的油,而武夷岩茶比醍醐还浓郁。虽有夸张的修饰,但这很有助于对厚度的理解,这样的汤水往往有“嚼劲”。
(2)茶汤吞咽后回味的持久度,亦可说余韵,余味。这是茶内质丰富的体现,且富有层次感。余味并非某种特定香气的附着,毕竟茶味并不仅仅只是茶香。
(3)茶汤入口吞咽后,口腔的饱满感。这种饱满感通俗的说就是“茶味”充斥着整个口腔。具体感官上像极了一颗含苞待放的花蕾,慢慢绽放的感觉。唇齿间、两颊、上颚、喉咙......都充满了茶味。
何为浓所谓浓,就是“茶味浓、口味重”,很简单,四个方法,来提升浓度。
其一、加大投茶量
其二、换小号盖碗冲泡
其三、坐杯时间加长
其四、高焙火
通过以上方法,能增加岩茶浓度,但并不能提升岩茶的“厚”。
何为厚我们武夷山人称武夷岩茶的岩韵?
用很朴素的词语“很厚”来形容,是清代乾隆皇帝“就中武夷品最佳,气味清和兼骨鲠”的最质朴的总结了吧。“厚”说明岩韵足,说明品饮中能感受到“滋味甘醇而厚重、长留舌本、回味持久深长”总之,是茶中内质物丰富,品之层次感明显,每一泡茶汤的滋味都会有所不同,同时,茶汤厚重粘稠顺滑,七泡有余香、八泡有余味、九泡有余韵,而且两颊生津,回甘持久。
所以,做到”浓“轻而易举,做到”厚“却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厚“的三个前提条件首先,“厚”是“天赋异禀”茶叶的种植山场的条件越优越,茶汤滋味厚重的表现,就越明显。例如正岩山场优于半岩山场,因为正岩山场具备优越的土壤条件、生态环境、涧水滋养等等。
其次,“厚”是细心的栽培只有有机生态管理,才能保障茶汤的醇厚绵柔,否则,施了过量化肥,直接影响醇厚度和耐泡度。
第三,“厚”是工艺的精益求精例如走水过程中,水份不能走太干,做青不能做太熟,焙火也不能焙太急。不恰当的工艺会将茶叶中的内质物挥发,从而,影响茶汤的醇厚。
何为“薄”在岩茶的评审中,厚与薄是相对应的。
一款茶,喝到口中,没有饱满度,没有茶香留存感,没有滋味的厚实感,没有茶气沉甸甸的感觉,这样的茶汤,就是淡薄无味。
无论你泡得多浓,坐杯再久,茶汤都不会让你口舌生津回甘,不能让你口齿留香,不会让你茶喜充盈。有的只是茶味浓,更有甚者,是苦涩难咽,这一定让你退避三舍了吧。
何为“淡”当我们谈论岩茶的“淡”时,那是一个很需要严谨态度的话题。一定要细致耐心地区分,两个概念的“淡”即“淡非薄”和“淡即是薄”。
淡非薄,通常是指正岩轻火茶。茶的本质是内质丰富,但焙火过轻,冲泡出来的茶汤清雅不厚重,汤中自带傲骨,滋味清长、回味甘爽;同时,茶汤的层次感仍然丰富,每一泡的感受也层出不穷,不会寡淡无味,茶汤的耐泡度也高,即使泡到8泡、9泡之后,茶气依然能明显感受得到。总之,淡非薄,在正岩茶里面,焙火只到中轻火的阶段,表现得相对较为明显。
淡即是薄,那是茶叶先天不足,或因山场土壤生态不佳,或因过度肥料催化,或因工艺不足。品饮起来,单薄、寡淡、单一,不能够通过坐杯久一些,来提升茶汤滋味的层次感及生津回甘的感受。一杯好茶,来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