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县泉水镇旱塘村,位于县城西南部,海拔800米左右。村民们通过种植、加工茶叶,走上了脱贫致富路。一到夜里,村里便会弥漫着浓浓的茶香。
7月底一个下午,记者驱车沿着盘山公路,来到群山环抱的旱塘村。村庄干净整洁,房前屋后都是茶树,在夕阳映衬下,宛如一幅宁静的画卷。
“等到晚上,村里会是另一番景象。”旱塘村党支部书记邓永红说,目前全村种植硒山茶5000多亩,人均4亩多。村民白天采茶,晚上加工,好不热闹。
晚上8时刚过,村里便响起此起彼伏的机器声。循着声响,记者来到一户村民家,一个40多岁的汉子把鲜茶倒进机器里,经过杀青、揉捻、烘干等环节,一股浓郁的茶香扑面而来。
他叫何广林,曾是一名泥瓦匠,2014年因车祸重伤住院。身体恢复后,却欠下15万元债务。
“要还债,两个孩子还要读书,生活压力很大,必须努力劳动。”何广林把茶叶种植面积由2016年4亩增加到20多亩,又借5万元买加工设备,两口子没日没夜种茶、制茶。
“多的时候,一晚上能生产成品茶叶60多公斤。”3年多时间,何广林不但还清了欠账,还盖起一栋三层小洋楼。
今年,何广林还跟人合伙种了100亩玉米、生姜、辣椒,各项收入加起来预计有15万多元。
泡上一壶刚加工好的新茶,何广林感觉日子如同这夏茶一般,入口微涩,回甘绵长。
村支书邓永红说,旱塘村山多地少,交通闭塞,曾是十里八乡知名的贫困村。全村329户1143人中,原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4户443人,贫困发生率达33.2%。
2009年,村党支部找专家鉴定发现,村里土壤富含硒,所产硒山茶香醇持久、甘甜爽口。于是,村党支部鼓励村里“能人”组织成立旱塘茶叶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基地”经营模式,动员村民大力种植茶叶。
村民纷纷加入合作社,告别过去卖柴糊口的日子,成为茶叶种植专业户。2016年,旱塘村退出贫困序列。截至去年底,全村脱贫112户438人,剩余2户5人将在今年全部脱贫。
从何广林家出来,天空繁星点点,一路飘着茶香。邓永红说:“夏茶品质不如春茶,卖不起价,今晚搞加工的人不多。如果是春季, 合作社3个标准化茶叶加工厂及村民30多个小作坊一起开工,那场面好壮观呢。”
如今,旱塘村年生产加工茶叶100多吨,销售收入可达1600余万元,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达1.1万多元。村里将打造高标准茶叶连片种植和休闲旅游观光基地,让村民生活越过越有奔头。
来源:新湖南
责任编辑:邓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