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因没能找到清阮福《普洱茶记》典籍全文,主要段落截图于云南大学林超民博导文集中的《普洱茶散论》,并尽力作了串解,但总感觉对不住信赖自己的茶友们。为避免以讹传讹,一错再错,害人误导。现虽然费尽周折,但终于在“云南地方史和西南民族史研究的拓荒者和奠基人”、“南中泰斗、滇史巨擘”的方国瑜主编的《云南史料丛刊》第十二卷第529页中间找到了郎中仪征阮福《普洱茶记》典籍全文。对照上期自己的文章,截图的无大碍,没能截图到的,现比对典籍还是错漏不少。在此,深表歉意!
前文讲过《普洱茶记》是清代阮福对他之前普洱茶历史记载的汇编,我们可以当成普洱茶的说明书来读。为避免输入错误,现截图奉上,并作了翻译,与茶友们共享,也弥补自己的不严谨。
典籍:
【翻译】普洱茶的声誉走遍全世界,滋味最为浓和醇,帝王的都城突出的重视喜欢它。阮福我来到云南,详尽拜读了《云南通志》,也没有得到闻名天下原因的详细解释,但是已经说到出产于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慢撒等西双版纳的六座茶山,而且以倚邦、蛮砖茶山出产的茶叶味道最好。阮福我进一步考证:普洱府古代是西南少数民族最边远的地方,以前还没有经历过归附朝廷。1799年檀萃在他的《滇海虞衡志》中说,我曾经怀疑普洱茶不知道显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1175年范成大撰写的《桂海虞衡志》说,北宋朝廷从南渡长江后,在广西桂林的静江军府第,用宋国当地所产的茶叶换取大理国的马匹,是说大理国地区不产茶。李石写的《续博物志》说,茶出产于银生府的许多山上,采摘不分季节,混合花椒、姜片煮了喝水。普洱这个地方,古代归银生府管辖,那西藏饮用普洱茶已经从唐朝开始。宋朝的人不知道这些情况,还在广西桂林拿宋国当地所产的茶叶换取大理国的马匹,怪不得大理国马匹换取不到啊!李石也是南宋人。
1659年(顺治十六年)本朝廷平定云南,那姓的酋长头领归附朝廷,不久又叛乱被处死,普洱编入隶属元江通判管辖,后来把所管辖地普洱的六大茶山为基础和江内六版纳等地收入设置普洱府。在普洱府下分设思茅同知并且分别派兵守卫,思茅同知驻扎在思茅。思茅距离普洱府所在地约120里,所说的普洱茶,并不是普洱府所在地出产的,大概出产自普洱府下属的思茅厅范围内。《思茅厅采访》中记载,管辖范围内有茶山六处:一处叫倚邦、一处叫架布、一处叫嶍崆、一处叫蛮砖、一处叫革登、一处叫易武,与《云南通志》上记载的茶山名有所不同。
我又察看《贡茶》记载的册子,知道了每年进贡的普洱茶,规定在布政司库铜息项目下动用和支取,每年白银一千两由思茅厅领取出去,向下分发采购办理普洱贡茶,合在一起购置筹办买茶叶、买锡瓶、买绸缎匣子、买木箱等费用。那贡茶在思茅厅管辖内的生长地收取鲜叶的时候,必须用三四斤新鲜茶叶才能折算成一斤干茶,干茶每年准备上贡的有,蒸而成团的五斤重团茶[3kg]、三斤重团茶[1.8kg]、一斤重团茶[600g]、四两重团茶[240g]、一两五钱重团茶[56g]5种。又有用锡罐装的芽茶、蕊茶2种。再加上用绸缎匣子装的茶膏,总共8个品质种类。思茅同知通判领取白银奉命办理。
《思茅志稿》说:管辖范围内革登茶山有一棵茶王树,比另外五座茶山的茶树都要高大,当地人在每年要开始采茶时,首先准备酒肉到那里举行祭拜仪式。又说:茶叶出产自六茶山,味道跟着土壤的特性而不同,生长在红土或者土中夹杂碎石的最好,有帮助消化、驱散寒气、化解毒素的功效。在农历二月间采摘的,茶芽很细而且显白毫,叫做毛尖,用来做贡茶,交完贡茶后才允许在民间贩卖。采摘的干茶再蒸软搓揉成团状饼茶,其中叶片稍微打开而且还在鲜嫩的取名芽茶;在农历三四月采摘的,取名小满茶;在农历六七月采摘的,取名谷花茶;做成形状大而且圆形的,取名紧团茶;做成形状小而且圆形的,取名女儿茶;女儿茶是少女们采摘的,在谷雨节(4月19日~21日)前采摘,就是四两重的团茶。那些出自民间商贩制作的,外裹细芽内包粗叶的,取名改造茶;将要蒸软揉制团茶时,事先拣出干茶中那些坚硬黄色并且不能卷曲的叶子,取名金天月(像天上不正常的金黄色月亮);那些揉制成了结实疙瘩不能散开的,取名疙瘩茶;这两种茶味道也很厚重,量少难求。种植茶叶的人家铲除杂草细致全面,茶树旁边杂草丛生那味道不好难以销售,倘若干茶与其它物品放置在同一器具中,就会沾染上其它的气味就不可以饮用了。
欢迎纠错指教,使我能得以改正自己的学而不精和快速提高,更多的是避免以讹传讹,祸害他人!
(文章就是写给大家看的,转载请保留作者,注明出处,尊重作者的辛苦劳动。盗与道别等同,占为己有能心安理得?)
作者:回归田园
2018.05.08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