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百匠茶学院原创
丨首发于今日头条:百匠茶学院
丨作者:林方致
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
宁静致远,方得始终,我是林方致。
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
茶,涤尽昏渴神。
茶道,正身清心。
茶,起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兴于唐,盛于宋,天下大普于明清之际。
茶道,兴于唐,盛于宋、明,衰于清。茶与茶道的发展历程相似而交织。
茶道
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是一种烹茶煮茶的生活艺术;是一种修身养性的生活方式;沏茶、赏茶、闻茶、饮茶,与三五好友共会、品茗一盏香茶,增进感情、内省修身。
中国茶道讲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五境配以心情、情绪等要素,求得“味”与“心”通达的最高境界。中国茶道又有六君子,即茶匙、茶针、茶则(茶勺)、茶漏、茶夹、茶筒。茶道六君子是茶道、茶席里必不可少的物件。
茶道六君子
茶道六君子使用介绍:
茶匙:为拨取茶叶入壶所用。行茶过程中,一般是用茶匙来拨取茶叶,不可用手去拨取茶叶或者手抖落茶叶的方式。
茶针:又称茶通。顾名思义,茶针主要是用来疏导茶壶的内网,以确保茶水流通顺畅。茶针也可以用来拨匀茶叶,使碎茶在底层,好的茶叶铺在上层。有时茶针茶匙一体,即一端为茶针,另一端为茶匙,以竹、木制造而成。
茶则:用以量取茶叶。在茶道中,茶则起到了衡量取物的作用,以适当的投茶量投入到茶壶之中。
茶漏:用以防止茶叶外漏。茶壶一般口小,因此在茶壶口上放一茶漏,可以避免茶叶外落。
茶夹:用以夹洗品饮对杯。在行茶过程中,需要温杯醒茶,因此需要用到茶夹去夹着杯子。使用茶夹不仅防烫,而且更加卫生。
茶筒:主要用于盛装其他茶艺用品。茶筒一般选用山里成熟的老青竹制作,类似于我们的学习用具“笔筒”,使桌面更整洁、有序。
中国茶道的表现形式
中国茶道的具体表现形式分为三种,煎茶、斗茶、工夫茶。
其一,煎茶。煎茶即把茶末投入壶中和水一起煎煮。唐时,多饮用团饼茶,因此唐代古人在饮茶前,都会进行如下步骤:碾碎饼茶、高温均匀烘烤饼茶、包好烘烤好的饼茶,至饼茶冷却再细细研磨成茶末。煎好的茶,多以第一碗茶汤为佳,第一碗茶称为“隽永”。
其二,斗茶。斗茶即对茶的优劣进行品评排序,分出茶叶高低好坏。斗茶在唐代被称为“茗战”,到了宋代被称为“斗茶”。斗茶兴于唐代末,盛于宋代,最先流行于福建建州一带。
斗茶决定胜负的标准有二,一是汤色,二是汤花。
汤色即茶水呈现的颜色,好茶的颜色以纯白为上,而青白、灰白、黄白则稍显逊色。茶汤纯白,则表明茶叶鲜嫩、工艺制作恰到好处;茶汤色偏青,则表明蒸茶火候未到;汤色偏灰,则表明蒸茶火候稍过;汤色泛黄,则表明采摘、制作的不及时;汤色泛红,而表明烘焙过了火候。汤花即指汤面出现的泡沫,汤花与汤色一样,也以鲜白为上。
斗茶除了看汤色、汤花这两个标准,还要看水痕出现的时间。汤花匀细,咬盏不散,此茶为佳。若是汤花不能咬盏,并且很快散开,汤与盏相连的地方就会立即出现水痕。水痕出现的时间早晚也可以判定茶汤好坏,出现的早为好,出现的晚为次。
斗茶的参与者多为嗜茶、爱茶者,最初参与者各自携带自己珍藏的茶叶,前往有规模的茶馆或是内室庭院里斗茶品茗,决出品次。后发展演变至今,多为于清明节时用新茶斗茶,决出新茶品次高低。例如福鼎白茶一期一会的斗茶赛。
其三,工夫茶。工夫茶指的是花费时间、力气制作出的好茶。清代工夫茶流行于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以及广东的潮州,工夫茶讲究品饮工夫。在待客之道上,工夫茶尤显精心、诚意。
中国茶道精神与日本茶道精神
于日本而言,中国茶道对日本茶道的影响不可磨灭。中国茶道传入日本后,在日本国内与宗教、哲学、伦理、美学融合为一体,渐渐成为日本一项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
日本茶道中的茶又称为“WABI茶”,“WABI”在日本国内的含义是指闲寂、恬静。“WABI”一词在日本国内备受推崇,已经成为日本人欣赏美的意识理念。其实“WABI”的思想理念在日本大行其道的原因在于当时的社会状态和时人的思想观念。
时值平安末期至镰仓时代,日本国内社会动荡、阶级更替。新兴的武士阶级开始走上日本政治舞台,而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贵族阶级开始失势、衰败,因此仕途不顺的贵族阶级转而寻求山林、自然的慰藉,过着隐逸、安闲的生活。
到室町时代,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城市浮华喧嚣、人心涣散。日本国人厌弃时下社会状态,更多的转而追求“WABI”的理念,并且在日本的茶道精神中有四规即“和、敬、清、寂”。
“和”指的是和谐、和悦;“敬”指的是纯洁、诚实,主客间互敬互爱、诚实以待;而“清”和“寂”则是指茶室内外清净。日本的茶道精神糅合了时下社会现状,将人们引入清寂、安逸、恬静的氛围之中。
与日本茶道精神“和、敬、清、寂”所不同的是,中国茶道精神讲“怡、清、和、真”。
在中国,起初茶道精神并没有统一说法,并且众说纷纭。后来受到日本茶道精神的启迪与熏陶,中国也从历史文化根源中寻找出属于自己的核心茶道精神——怡、清、和、真。
与日本的各种剑道、柔道、花道、香道等有所不同的是,中国在各个领域里很难成一“道”,而在茶道里就有一道,可见茶道在中国的地位。
中国的茶道精神融合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理念,“和”是儒、佛、道三家共通的哲学理念;“静”是修身养性、正身清心之道。“怡”是指人的身心享受,突出体现了道家的“自恣以适己”的理念;真则上升到中国茶道的境界,执着于道,追求于真。
中国的茶道精神虽然已明确提出,但是存在于中国茶人心中的茶道精神却不一相似,每个人对茶道的理解、感受不同,对于茶道精神内质的领悟也不一而足,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是茶道也。
欢迎关注【百匠茶学院】,了解更多白茶的知识!
原创说明:本文由百匠茶学院林方致(baijiang2018)原创出品,欢迎喜欢喝茶的朋友转发分享,其他平台转发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