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泡茶法
唐代煎茶法、宋代点茶法我们已经分别讲过。
沿着时间轴往后看,来到了元代。
元代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在沿袭宋代点茶法的基础上,开始出现叶茶汤泡的饮茶方式。
而到了明代,因为明太祖朱元璋体恤民情,知道龙团凤饼等贡茶的制作过程耗时耗力,所以下了一道诏令:“罢造龙团,惟采芽以进。”
自此,芽茶代替了团饼茶,点茶法逐渐没落,泡茶法应运而生。
茶器
饮茶法的改变,促进了茶器的变革。
因为芽茶为散条形状,无需碾成碎末,所以茶碾、罗合等器具逐渐隐没,茶壶成为茶器中的“主角”。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宜兴的紫砂壶,至今仍是许多爱茶者的心头好。
除此之外,明代屠隆在《茶笺》中还列举了数种当时流行的茶器,并依其功能另取雅称。
《明人品茶图》
苦节君:湘竹制的风炉。
团风:湘竹制的团扇,升火用。
乌府:装炭的炭笼。
注春:即茶壶。
啜香:即茶杯。
纳敬:即茶托。
云屯:盛水用,类似水方。
撩云:竹制的茶匙。
分盈:量水的勺子。
沉垢:即茶洗。
受污:茶巾。
只看名字,你能猜出它们的用处吗?
《品茶图轴》
择水
从唐代的陆羽《茶经》到宋代的《大观茶论》,每一本茶学著作中都会强调水的重要性。
当然,明代也不例外。
明代屠隆在《茶笺》中专门写了“择水”篇。他将水主要分为天泉、地泉两类。
天泉,即天地自然运行而得之水。
水质以秋天时最好,其次为梅雨时。秋天的水色白且冷,梅雨时水白而甜。水甜会使茶味失色,水冷则能保持茶味。
夏季暴雨不佳,风雷时亦差。
雪为五谷之精,以此煎茶有幽人清况的雅致。
《孙温绘红楼梦》
曹雪芹在《红楼梦》“栊翠庵茶品梅花雪”一回中也赞叹过雪水的妙处。
贾母带刘姥姥及众姐妹来到妙玉所在的栊翠庵,妙玉单独叫黛玉和宝钗进屋喝“体己茶”,所用的便是梅花上的雪,妙玉将其埋在地下,“总舍不得吃”。
地泉,若以乳泉慢流为标准,无锡的惠山泉最优。
井水,水脉不明、水流停滞、味咸色浊之水均不可用,会损害茶味。如果是深层地下水则另当别论。
如何泡茶
明朝人许次纾在《茶疏》一书中曾详细记载过当时的泡饮过程。
“未曾汲水,先备茶具。必洁必燥,开口以待。盖或仰放,或置瓷盂,勿竟覆之案上。漆气食气,皆能败茶。先握茶手中,俟汤既入壶,随手投茶汤。以盖覆定。三呼吸时,次满倾盂内,重投壶内,用以动荡香韵,兼色不沉滞。更三呼吸顷,以定其浮薄,然后泻以供客。”
简单地说,先投茶入壶,将第一道茶汤倒入盂内,废弃不饮,从第二道开始供客品饮。
看到这,有没有感觉似曾相识?
没错,明清的泡饮方法与现在已经非常相近了。
而且这种饮茶习尚一直延续至今。
截止目前,三种饮茶法已经全部讲完了,煎茶、点茶、泡茶,你更喜欢哪一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