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
茶讲色、香、味、器、礼,而水则是色、香、味三者的体现者。
因此,自品茗饮茶进入人们的生活和文学艺术领域之后,人们对烹茶所用的水质高低、清浊、甘苦的认识和要求就更前进了一步。唐代以降,随着以“品”为主的饮茶风尚兴起,对品茶三要素的体现者“水”,就有了专门的论述。
●除陆羽的《茶经》中讲到煎茶用水和知识外,与他同时稍晚的张又新收集了不少有关煎茶用水的资料,加上刘伯刍和自己的理解,编成了一部专门讲究用水的专著《煎茶水记》,成为《茶经》的续篇。
●明人许次纾《茶疏》中曾写道:“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茶也。”
●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说:“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
●近人徐珂在《清稗类钞》“饮食类”中也有“烹茶须先验水”之说。
喝茶养生,水是关键
水有多种,陆羽在《茶经》中把自然界的水分为三个类型:即“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此外还有“雪水”。但一般说来,饮茶用水多以前三种水为常见,雪水则不多见。
●明代田艺衡在《煮泉小品》中提出一番道理倒是颇有见解:
“鸿渐有云:'烹茶于所产处无不佳,盖水土之宜也。’此诚妙论。”他进一步分水为十部分:“源泉”、“石流”、“清寒”、“甘香”、“宜茶”、“灵水”、“异泉”、“江水”、“井水”、“绪谈”。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说:“水以清、轻、甘、洁为美。轻、甘乃水之自然,独为难得。”
●明代的熊明遇《罗芥茶记》提到:
“烹茶,水之功居大。”又说,“养水预置石子于瓮,不惟盖水,而白石清泉,会心亦不在远。”
这些记载和诗句,都说明古人煎茶用水是十分考究的。
茶与水
曹雪芹时代,煎茶用水也很注意,你看在《红楼梦》中,“贾宝玉品茶栊翠庵,刘姥姥醉卧怡红院”的那回话,写史老太君带了刘姥姥一行人来到栊翠庵,妙玉以茶相待的情形:
当下贾母等吃过了茶,又带了刘姥姥至栊翠庵来。妙玉相迎进去。……贾母道:“……我们这里坐坐,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去了。”妙玉听了,忙去烹了茶来。
宝玉留神看他是怎么行事。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道:“是旧年蠲的雨水。”贾母便吃了半盏,笑着递与刘姥姥,说:“你尝尝这个茶。”刘姥姥便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贾母众人都笑起来。然后众人都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
那妙玉便把宝钗和黛玉的衣襟一拉,二人随他出去。宝玉悄悄的随后跟了来。只见妙玉让他二人在耳房内,宝钗便坐在榻上,黛玉便坐在妙玉的蒲团上。妙玉自向风炉上扇滚了水,另泡了一壶茶。宝玉便轻轻走了进来,笑道:“偏你们吃体己茶呢!”二人都笑道:“你又赶了来撒茶吃!这里并没你的。”
……
黛玉因问:“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统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清淳?如何吃得!”
黛玉知他天性怪癖,不好多话,亦不好多坐,吃完茶便约着宝钗走了出来……
泡茶该用什么水
曹雪芹为什么在《红楼梦》里要花费这么多笔墨特写“雨水”和“雪水”呢?
其实,这绝不是曹雪芹故弄玄妙,“杜撰”什么新奇故事。
古人用“雨水”、“雪水”煎茶,不乏其例。
●唐人陆龟蒙在《煮茶》诗中就有“闲来松间坐,看煮松上雪”之句。
●宋朝苏轼在《记梦回文二首并叙》诗前“叙”中也说过:“梦文以雪水煮小团茶”。
●与曹雪芹差不多同时人,即那位被误称为《红楼梦》续书作者而又屡遭诟骂的高兰墅在《茶》诗中也提到用“雪水”煎茶的事。
这些古人以“雪水”煎茶的诗文,反映了自唐宋以来“雪水”煎茶的风俗。
茶
古时,工业不发达,天空大气没受到污染,所以雨水、雪水要比今天所见的雨水、雪水洁净得多。因此食用雨水、雪水是常见的现象,故古人称雨水、雪水为“天水”,如果搁在工业发达的现今,雪水、雨水怕是不能拿来喝的,真是应了那句“好水天上也难有了”。
茶水
好山产好水,好水泡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