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北国已是寒气逼人,然而在闽南安溪铁观音茶场内依然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制茶工们光着膀子,在扑鼻的茶香中制作秋茶。今年53岁的陈师傅是位制茶老司机了,每天能赚400多元,脱下上衣,一身肌肉,一点也不比花钱到健身房训练的大叔们,陈师傅们笑称做茶虽然很辛苦,但想到既能赚钱又能健身,还是蛮开心的,这里好多比他年纪大的老师傅身材都很好。
杀青机内的温度高达250~280℃,制茶师傅们常常需要伸手从运转中的机器内取出茶叶以检查杀青程度。这位老茶工60多岁了,但身手敏捷,一人要看四台杀青机。
制茶过程中,机工、手工同时上,脑力、体力相结合。 刚从杀青机出炉的茶叶温度有七八十摄氏度,师傅们用双手反复翻腾将茶叶打散。
工人们将刚采摘下山的鲜叶进行晒青。当地十一初份仍有超过25℃的高温,刚采摘下的茶叶尽管放在室内,也要不停翻动。
两名女性制茶中相互配合,将烘干后的碎茶沫筛去。她们笑着说,初做茶里,一天下来不停拦动过滤网,腰酸背痛,坚持几个月后,腰部赘肉少了,胳膊结实多了。
虽然现在制茶机器代替了不少的人力,但一些人工环节还是少不了,仍需要体力,余师傅们笑称做茶既能赚钱又能健身。和大多数老师傅一样,今年50岁的余师傅一天能赚300块,茶厂里工资最高的师傅一天能赚400块。余师傅自家也有种茶,但最近厂里紧缺制茶师傅所以他才临时来帮忙,下午他就要回自家干活。
长时间手握钢棍使力,余师傅的手上长满了茧子。余师傅的两个儿子在外地工作,他并不希望儿子回来像他一样这么辛苦做茶。
今年32岁的陈鸿裕是茶厂里最年轻的师傅,其他师傅都四五十岁。18岁开始在家以种茶谋生的他精通制茶流程,但近几年茶叶行情不太乐观令他选择了外出打工。他说:“如果以后茶叶行情好转他愿意再回家自己种茶,只要能多点回报,累一点也值得!”但是村子里像他一样愿意种茶做茶的年轻人已经很少了。
一人操控三台需要费劲的半自动化机器,即便是在凉爽的早晨也汗如雨下。他说其实种茶不比打工差,但是做茶辛苦,所以现在很多年轻人宁愿去外面打工也不愿意在家种茶。他说制作一季秋茶下来,能甩掉30多斤赘肉,人轻松多了。
摇青好的茶叶需要装到竹筛进行手工摇育摊置,整个过程中的摇青、摊青需要交替进行三四次,负责这两道工序的制茶工人常常累得手发软。
陈师傅边干活边说,眼下正值安溪铁观音秋茶采制旺季,制茶师傅们日夜繁忙,日入四百,但不少茶厂的制茶工仍然紧缺,他有时真不懂年轻人宁愿在外漂着,也愿回来赚这个手艺钱。
制茶的过程既辛苦又枯燥,也许是年轻人不愿入行的主要原因吧。一位老茶工无奈地说。他期待家乡更多年轻人回来制茶,将手艺传承下去,观念转变下,手工制茶是个既能赚钱又能健身的体面活。
每当做好了一批茶,师傅们就马上泡上一杯来品尝检验茶的好坏。因制茶工序复杂、人为影响因素多,所以每批成品茶的质量口感都不尽相同。铁观音茶叶的制作加工工艺还无法完全用机器替代,制茶师傅不可或缺,但现在愿意种茶做茶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一些老师傅深感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