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六堡茶,茶人们脑海中第一时刻闪现的必是槟榔香,可是,槟榔香究竟是什么样的香气呢?
有的说,槟榔香就是嚼槟榔时的香气;也有说,槟榔香是类似松烟味的香气;还有人说,槟榔香是松烟味和陈味的混合气味……
今日,跟着小编一起了解下六堡茶神秘的槟榔香吧!
神秘的槟榔香
槟榔香是对槟榔香系列六堡茶香气、滋味等综合性的总体概括,具体描述是浓郁的、霸气的,又带有辛辣感和刺激性的香气和滋味,类似于我国南方嚼食槟榔一样。
梧州茶叶研究学者吴平老师等人的《六堡茶之槟榔香味溯源和辨析》一文中,将六堡茶的槟榔香概括为“一种似淡雅果香、回味呈现甘味,有时还有轻微的木、涩、麻、苦等滋味,但肯定没有强烈的臭青味、甜味、焦味,纵使有烟味,其烟味也不会显著。”
其实,六堡茶除了槟榔香,还有蜜香、药香、樟香、木香、松烟香等。并不是所有的六堡茶都能转化出槟榔香,那么槟榔香是如何产生的呢?
槟榔香形成原因
六堡茶是否形成槟榔香的影响因素很多,茶青品种、毛茶初制工艺以及精制茶后期陈化的技术与环境、陈化时间长短都有莫大关系。
尤其是六堡茶茶青品种和其它茶叶不一样,原料来源于多种茶树品种,例如苍梧县的六堡茶群体种、广西本地的桂青种、龙脊种以及引进的云南大叶种等,茶青毛料来源的多渠道更加剧这几种条件的不确定性。
其与微生物种群和群落共存的关系,使不同的六堡茶形成各自特有的品质。就茶青品种而言,在同等条件下六堡茶群体种、桂青种茶更容易产生出槟榔香。
除了独特的“槟榔香”,六堡茶背后的历史也十分精彩,可谓是“一杯六堡茶,半部茶叶外贸史。”
下南洋与六堡茶
明朝时,苍梧(现广西梧州)为两广重镇,下设多贤乡等十一个乡的建制,多贤乡设头堡、二堡、三堡、四堡、五堡、六堡,均产茶,尤其以六堡所产最优,故而将“六堡”作为这个茶产区茶的名字,“六堡茶”由此而来。
明末到民国时期几百年间,无数的福建和两广华人,远赴遥远的东南亚,史称“下南洋”。他们或躲避政治动荡带来的灾祸,或秉承传统思想中光耀门楣的寄托,离家远行开创前路。
特别是鸦片战争后,政局动荡,加上东南亚矿业发达,南下人数剧增,据统计,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初期,下南洋人数达到高潮,输出华工达两百多万人。
南洋炎热、潮湿,加上长期的体力劳动,华工容易患上中暑、风湿、关节炎等病症。而六堡茶历来就有消暑热、祛湿气的说法,一传十十传百,六堡茶受到越来越多矿工的欢迎。
由此之后,六堡茶成了南洋华人日常必饮的茶。当时工厂招工,广告上都要写上本厂收工人有六堡茶饮,如果没有六堡茶饮用,工厂就很难招到工人。
六堡茶价廉物美,流行于普罗大众之中,需求量很大。畅销于港澳日本以及南洋诸国,摇身一变,成为了近代贸易史上著名的侨销茶。
如今,六堡茶已经完全进入国内消费市场,这几年的发展势头很好,大有后来居上的趋势。
最后,如果说大量出口到欧美的红茶在英国形成了英式下午茶文化,而六堡茶在南洋却是外出华工们思乡保命之物,从人生际遇来说,后者更令人动容。外贸史一方面是经济,另一方面则是家国流变的心灵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