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的茶友在泡茶时,也许都已经注意到类似现象:有些茶叶在冲泡过程中,会有少量叶片一直漂浮在水面上。如果仅凭茶叶漂浮就断定茶叶品质不佳,必然也是不合理的。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茶叶漂浮呢?鉴于很多长期在说茶优品商城购茶的老客户也有这样的疑惑,本期文章,说茶网思思就来为大家做一个详细的解答。
制作工艺
每一类茶叶的制作,都是一个不断失水的过程。
制茶的常见工序包括萎凋、杀青、揉捻等。从鲜叶采摘到摊晾,以及后续的高温杀青、揉捻、干燥等,每一个环节都伴随着水分的大量流失。
对于具有后期转化价值的茶类来说,比如普洱茶、白茶等,茶叶在存放过程中看似没有明显改变,内质和净重却在悄然发生变化。内含物质和外界空气进行交换的同时,叶内的水分也会慢慢逸散,这也是普洱茶存放多年后比新茶更轻的原因之一。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任何物质与水接触时,密度小于水则漂浮,大于水则下沉。
由于干茶的密度小于水分,刚遇水时便会漂浮在水面,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多,当茶叶吸收了足够多的水分之后(密度变大),便会逐渐下沉至杯底。
原料等级
根据嫩度不同,茶叶的原料可以划分出不同等级,芽叶越鲜嫩,对应的等级也就越高。
不同茶类的选料标准也各不相同,比如绿茶的嫩度相对较高,普洱茶、黑茶等注重后期存放价值的茶类,则需拼配适当老叶,才能确保转化时内含物质足够丰富。
虽然各类茶叶在制作时都会经历失水的过程,但是芽头含量较高的茶类,比如绿茶、黄茶和白毫银针等,在冲泡时接触热水后,吸水速度更快,因而能快速落入杯底;拼配了适当老料的普洱茶、黑茶等,回软速度相对较慢,前几泡有部分叶片浮于水面上就属正常现象。
有茶友特别提到了“月光白泡几次都沉不下去”,这是因为相较于常规白茶(芽头含量高),月光白的原料主要为一芽二叶,冲泡时需与热水充分接触后才能慢慢沉入杯中。
存储年份
在温湿度适宜的仓储环境中,茶叶存放年限越久,失水就越多。
大部分老茶,尤其是撬茶时掉落的零散叶片,在冲泡时更容易出现漂浮于水面的情况。数泡之后,当长时间浸润于水中、叶片再次吸收了足够多的水分,茶叶的密度大于水,自然而然就会慢慢沉入杯底,这也是茶叶充分苏醒、内含物质充分析出不可缺少的过程。
品茶是一个充满乐趣的过程,看茶叶在杯中浮浮沉沉,香气和滋味由淡变浓、再由浓减淡…用心感受每一口茶的韵味,好不惬意。
固然,品饮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种种意料之外的情况,茶友们也大可不必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