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悠悠,成习俗,天中端午。
逢佳节,粼粼波上,百舟争渡。
万户家中缠米粽,三闾庙外吟君赋。
祭圣贤,忠义荡乾坤,伤君去。
奸当道,谣言布。遭放逐,悲难诉。
叹家亡国破,汨罗归处。
志洁行廉争日月, 辞微文约传千古。
子沉江,鹤驾泪淫淫,何其苦。
又是一年端午。从儿时拥有端午的记忆到现在,早已兜兜转转,不知几许经年,数着年岁,渐渐成长,望着双亲,逐渐年迈,于是才知晓,轻盈的时间,如同指间沙粒,悄然消弭于隙缝里,只有刹那间的模糊的背影空留记忆,蔓朔了我伫立的张望的年华。
是啊,人生亦如是,年复一年的告别一月梅花弄,二月海棠开以及暮春的落红寂寞了四月,这些岂非正是永恒的遥远跋涉的生命长河中,点点浪花?
端午浅浅而来,随手可掬六月的阳光,潮湿而又干燥的空气如鼻,蓦然一惊,岁月的枝摇叶漫,倒映出了那些年守望着的繁华。
些许的怅惘,些许的蜜意,交织在淡蓝日渐依稀可辨的端午时节。纷至沓来的是,荷韵的清凉,蚕豆的淡甜,粽子的飘香。
历史的剪影、悲壮的传说、
留香的艾草、飞渡的龙舟、 甜美的粽香,
端午节的每一个元素盈满开来,
又相逢于当下,不得不感叹,似曾相识燕归来。
文化的厚重的积淀与传承,
让我们心绪遄飞,时时回望先人,遥寄哀思。
2021-6
14
端午!端午!“端”字有“初始”之意,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是如今的“端午”。
端午为什么要吃粽子,我记得很小的时候,我问过这样一个问题,老人告诉我,是为了纪念一个人。可是为什么纪念他,一定要吃粽子?
老人常说:“粽子分明的棱角,象征着那个人刚正不阿的性格;雪白的糯米,代表着他出淤泥不染的品质;而那颗红枣,正是他对出国的一颗赤子之心。
以前的我并不是很理解,后来随着认知的增长,我逐渐被他高洁的品行;遗世独立的人格魅力;以及坚贞不渝的爱国情怀所感动,于是每年,我都会把这朴素的情怀,揉进粽子里,吃进肚子里,记在心里。这个人想必大家都知道了,楚大夫屈原。
于是,不论端午之于人是浪漫的,是惦念的,是温暖的,其背后,必然也篆刻了一个伟岸的背影,一段不屈的历程,一颗为生民立命之心,年岁固然沧桑,但是斑驳不了人的精神,往后点滴稀疏的日子里,他的心跳,总有人为其共振依然,他的精神,总有人为其聆听。
粽情端午,邂逅端午,千一普洱祝诸君,端午安康。
我们当然知道,端午丈量不了了你我的生命的长度,但是,但是能够记录我们的精神,记录我们心走过的生命的每一撇,每一捺,不管世事是梦是幻,同样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