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介绍了把普洱妖魔化的伪茶人,这篇讲述某些机构是如何批量生产这些“大师” ,污染茶文化的。
首先,机构会建立自己的审评体系,区别于大众的标准,打造出自己“行业颠覆者”的形象。细想这种“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行为,相当可耻。自家的产品在自己的审评体系里当然立于不败之地,在这种系统里,将来培养出多少“茶人”,就相当于增加了多少行走的广告牌。
自立门派与众不同,做完前戏后,机构就要广收学徒,推选“茶文化继承人”。众韭菜只能当小弟,没有名分,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习茶多年的茶客仍旧没有江湖地位,信仰充值不够呀!这些机构只会挑选花钱最多的冤大头成为大弟子,让其三叩九拜带着忠心混进“茶圈”,只有这种人才会肝脑涂地去推广自家的品牌。
继承人也当了,核心圈层也进了,离成为“大师”收网圈钱也就不远了。这时发现知识储备不够怎么办?放心,沐猴而冠,参与机构的游学与茶事雅集,填鸭式速成与抛头露面兼顾,结束后颁发一些假证书,你就是一名修行多年的“大师”了。这时摇头晃脑说一些玄学的话术,炫耀一下自己的茶事奖章,会有大批初学者慕名求教,心甘情愿掏腰包的。至于机构是如何利用这些“大师”圈到更多钱的,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