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饮食养生,吃吃喝喝有讲究

作者:柑柑好官方 时间:2022-10-25 阅读:803

在被疫情“囚禁”的这段时间里,很多人才深刻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是需要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享受。


中医饮食养生,吃吃喝喝有讲究


所以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其实已经成为更多人的长期健康意识。


在这一点以及治疗疾病上,先祖们有着丰富而智慧的医学经验。无论非典还是这次疫情,中国传统医学都立下了汗马功劳,大家也看到中医药治疗的优势。


中医饮食养生,吃吃喝喝有讲究


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医这门国粹,国家有过不少“动作”。早在2016年,国务院就颁发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明确2030年前,要把中医药普及,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课程。中小学生都开始拾取中医智慧了,而我们又能从中采撷什么呢?没错,就是简单易行的中医养生


在中医的养生体系中,食养之法是占比很大的一个部分,正如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药补不如食补”。通过饮食来养生,我们可以实现“变美”、“变强”的小目标。


中医饮食养生,吃吃喝喝有讲究


中医饮食养生,吃吃喝喝有讲究


中医饮食养生,吃吃喝喝有讲究


那么按照中医的食养理论,怎么才能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地构筑健康的身体呢?做好中医饮食养生这件事情,我们要有这三点认知:


中医饮食养生,吃吃喝喝有讲究


《黄帝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就是我们人体内精气血津液以及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邪气”就是那些让我们生病的外界因素,包括风、寒、暑、湿、燥、火、疫疠(就像这次的新冠病毒)。


中医饮食养生,吃吃喝喝有讲究


假如身体气血充盈、组织结构完整无损,功能活动正常,那么邪气就无机可乘了。即使邪气侥幸得逞进入了身体,如果正气是旺盛的,抗击就有力量,可以把侵犯的邪气驱赶走,让身体恢复“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中医的“正气”与现代医学的“免疫”两者异曲同工,都是我们身体内抵御病邪、防病保健的“镇国将军”。


中医饮食养生,吃吃喝喝有讲究


未病先防是中医非常重视的养生原则,“治未病”中的其中重要一环就是加强饮食滋养作用。


中医饮食养生,吃吃喝喝有讲究


著名医学家孙思邈的《千金要方·食治篇》中就指出食养在祛邪与扶正方面的重要作用:“食能祛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强调了“食疗为先”的观点。


元代御医忽思慧将调养饮食定为养生的首要任务,他说“古圣人治未病不治已病,故重食轻药”。在他的著作《饮膳正要》中指出,五味调节五脏使“气血平和,精神健旺,邪气不可伤人,寒暑不得袭人,人乃安和”,提倡重视饮膳调养以保养气血五脏阴阳平和,正气充足,预防疾病。


中医饮食养生,吃吃喝喝有讲究


中医养生讲求“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为什么我们身体自己的事情要和老天扯上关系呢?


人处于天地之间,和所有的动物、植物一样,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与之相通相应。这种息息相关被中医称为“天人相应”。由于四季气候存在春温、夏热、暑湿且盛、秋凉而燥以及冬寒的特点,而人的生理又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因而养生要有天人相应,顺应自然规律的认识


中医饮食养生,吃吃喝喝有讲究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气候温热时, 应避免性味温热的食物;气候寒冷时, 避免进食寒凉类食物,遵循“用寒远寒, 用凉远凉, 用温远温, 用热远热”的原则, 以调节人体与自然界的阴阳平衡。


中医饮食养生,吃吃喝喝有讲究


寒凉的绿豆汤适合盛夏喝


中医饮食养生,吃吃喝喝有讲究


温热的羊肉汤适合寒冬吃


“天人相应”除了指适应四季寒热变化之外,还要顾及地域差异。从人生活的地域而言,东西南北差异巨大,饮食养生大有不同。


横向看,西方国家的先祖以狩猎为生,长期形成肉食、高热量食物为主的饮食习惯。与之不同的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农耕种植是主要的农业结构。所以,以米面类作为主食,蔬菜及少量的肉类作为副食的饮食结构是比较适合我们身体记忆的饮食规条。


中医饮食养生,吃吃喝喝有讲究


纵向看,大体上而言,中国北方相对干燥寒冷,南方湿润炎热,造成国人南北饮食习惯差异。现代社会与过去的相比,我们的迁徙空前地活跃,北人南下,南人北上,十分普遍。俗话说入乡要随俗,如果工作生活在异乡,我们的饮食也需要根据当地的物候作出适当的调整。


中医饮食养生,吃吃喝喝有讲究


中医饮食养生,吃吃喝喝有讲究


通过上面三点的认识,你是不是已经意识到“吃吃喝喝”除了能够满足口腹之欲之外,还能增加身体的战斗值和颜值。那么我们具体该怎么做呢?


中医饮食养生,吃吃喝喝有讲究


饮食有节是饮食养生的基本要求。


一是节制,有定量、饱饥适中。饮食能够养生,但吃多了会给脾胃造成负担,影响消化吸收,长期以往,就会影响健康,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控制摄入量。


人在白天的活动频繁,饮食量可略大;夜晚静息入寝,需要的营养供给也相对少些,摄入量要适当减少。所以“早饭宜好,午饭宜饱,晚饭宜少”不是没道理。


中医饮食养生,吃吃喝喝有讲究


三餐定时定量形成良好的规律。


二是节律。饮食有定时,脾胃可以配合起来,有张有弛地工作。相反,毫无章法的随意进食,胃肠会无所适从,它要运作的时候,脾胃里空空如也,它该下班的时候才给它一堆食物去处理,这就是让自己休息不好也不让自己的脾胃休息好。长期下去,脾胃就会“抗议”、“罢工”,进而影响五脏六腑的健康。


中医饮食养生,吃吃喝喝有讲究


中医将食物的味道分为五种,“此五者, 有辛、酸、甘、苦、咸, 各有所利, 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 四时五脏, 病随五味所宜也。”也就是说, 五味对于人体脏腑器官, 气血筋骨, 各有所利, 能发挥各种作用。如果饮食五味调和,人的身体也能达到平衡的状态,实现“阴平阳秘”。


随着四时气候的变化, 五味按“天人相应”的理论,会有所侧重调整。原则上是“春多酸, 夏多苦, 秋多辛, 冬多咸, 调以滑甘”,但不是一味的偏嗜,而是在调和的基础上相对的增减。


中医饮食养生,吃吃喝喝有讲究


如果饮食一味偏嗜(现代人饮食的一大通病),会造成脏腑功能偏盛偏衰, 使脏腑之间对立统一的平衡受到破坏,导致疾病的发生。举个例子,比如过食甜味,造成脾土过盛,就会欺侮肾水,使肾气失于平衡,脸蛋更容易松弛而且脸色黯淡黝黑(难怪连现代医学也提倡戒除人工甜味剂)。


中医饮食养生,吃吃喝喝有讲究


寒温适度有指食物的温度和性味两重意思。《黄帝内经》提到: “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至邪僻也。”说明饮食要寒温中适,才能够更好地为脾胃化生水谷精微提供一个好的前提条件。


中医饮食养生,吃吃喝喝有讲究


中医饮食养生,吃吃喝喝有讲究


“热灼灼”、“寒沧沧”的食物,吃起来很爽,脾胃应付起来却很“棘手”。


过烫或者过凉的食物温度都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损伤。很多时候我们都喜欢“趁热吃”,其实无形中给我们的消化系统带来伤害。有研究指出,长期饮用65℃以上的热饮会增加食道癌的风险。广东潮汕地区就是食道癌的高发区,与潮汕地区盛行讲究喝烫嘴的功夫茶不无关系。


寒热不仅是温度,也是指食物的性味。过于寒凉的食物,容易使脾胃运化失司,消化不良;过于温热的食物,容易灼伤阴液,对脾胃和身体的损害,更是养生的大忌。


中医饮食养生,吃吃喝喝有讲究


中医饮食养生,吃吃喝喝有讲究


极热极寒的食物,吃起来都要特别注意,可搭配一些中和性味的食物。如荔枝吃完可以喝杯盐水,螃蟹用姜、酒烹煮。


中医饮食养生,吃吃喝喝有讲究


“淡薄”即清淡饮食。《内经》中早有“高粱厚味,足生大疔”的记载,指出食物过分厚腻而产生疮疡性疾病。所以说,“厚味伤人无所知,能甘淡薄是吾师,三千功行从此始,淡食多补信有之。”


古往今来的长寿者,提及饮食的经验,基本都会强调清淡饮食。清淡饮食不等于素食或者偏嗜,只是在营养均衡的前提下,避免过多食用肥甘厚腻之品。荤素要合理搭配,遵循素多荤少的原则 。


中医饮食养生,吃吃喝喝有讲究


中医饮食养生,吃吃喝喝有讲究


药食同源在中国有上千年的历史,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药物365种,分上中下三品,“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久服不伤人”,上品就是药食两用之品的种类雏形。


截至去年(2019年),在国家卫健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按照我国传统饮食习惯和《中国药典》修订情况联合发布的药食同源名单中,就有100余种药食两用的物质。


卫计委最新公布的药食同源名单


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甜、苦)、沙棘、牡蛎、芡实、花椒、赤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酸枣、黑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椇子、枸杞子、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薷、桃仁、桑叶、桑椹、桔红、桔梗、益智仁、荷叶、莱菔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花、菊苣、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蝮蛇、橘皮(陈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当归、山柰、西红花、草果、姜黄、荜茇。



我们选取药食同源的食物作为养生食材时,也要甄选适合的成员。有三个原则可供参考:性味平和;作用以扶助正气为主;适合长时间服用


举个例子,像栀子能泻火除烦、凉血解毒,但功效属于祛邪而非扶正,且性味苦寒,脾胃虚寒的人就不适宜长期服用。像莲子、枸杞、葛根、黑芝麻还有我们一向喜欢用来的煮泡替代茶饮的陈皮(橘皮)等等,它们性味平和,以补益正气为主,而且适合大多数人的体质,那么就十分适合长期适量地食用。


中医饮食养生,吃吃喝喝有讲究


中医饮食养生,吃吃喝喝有讲究


最后这一点,以往的中医典籍中并不会提到,但身处现代社会的我们是要注意的。这就是尽量食用原型食物,减少加工食物。


加工食品就是那些你“看不太出它原来是长什么样子的食物”,这些东西通常包装上都有标示一串密密麻麻的成份,例如饼干、糖果、蛋糕等等。


中医饮食养生,吃吃喝喝有讲究


吃的时候,已经看不出原料的加工食品。


相对而言,原型食物就是“你看得出它原来是长什么样子的食物”,这些东西并不需要被标示成份,例如蔬菜、禽肉、坚果、鸡蛋等。


中医饮食养生,吃吃喝喝有讲究


吃的时候,还可以看出原料是什么的食物。


加工食品多半缺乏天然维生素、矿物质,甚至还有高量的钠、糖分、脂肪等等。长期摄入其实就会掉进“膏粱厚味”的陷阱里面,也容易造成偏味,诱发各种疾病。


除此之外,近年频发的食品安全事故,更让人感到担忧,比如劣质原料制作,添加有毒物质,超量添加剂,滥用非食品加工用化学添加剂等等。劣质的加工食品也会让我们被动地处于“饮食不洁”的境地。


每次选择食物吃下肚前,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辨别这是“原型食物”还是“加工食品”。采购食物的时候,多逛逛生鲜食物区,尽量不要走到加工食品的货架前面。


中医饮食养生,吃吃喝喝有讲究


中国传统医学中有诸多的饮食养生的智慧,时代虽然不断的变化,但它的核心思维依然适用于今天。我们每次进食的时候,其实都是在一种选择:是损坏身体抑或是保养身体。如果我们选择的是后者并愿意持之以恒,那么时间将会回馈我们值得骄傲的健康体魄和美丽的容颜。


上一篇:一杯茶中见“三观”

下一篇:新会二红陈皮和大红陈皮怎么选?

猜你喜欢

普洱茶怎么泡(普洱茶怎么泡才正确方法)

普洱茶怎么泡(普洱茶怎么泡才正确方法)

2022-07-15 396
从树、采、晒、形、品,五个方面认识荒野白茶

从树、采、晒、形、品,五个方面认识荒野白茶

2022-08-25 680
为什么说福鼎白茶可以改善感冒?

为什么说福鼎白茶可以改善感冒?

2023-01-31 170
乌龙茶属于什么功效是什么(乌龙茶属于什么茶功效是什么)

乌龙茶属于什么功效是什么(乌龙茶属于什么茶功效是什么)

2022-11-25 225
与今年8月和去年同期相比,9月各茶类线上销售额如何变化?

与今年8月和去年同期相比,9月各茶类线上销售额如何变化?

2022-09-03 207
绿茶为什么不能用沸水冲泡(绿茶为什么要低温冲泡)

绿茶为什么不能用沸水冲泡(绿茶为什么要低温冲泡)

2022-11-02 471
什么茶可以冷泡,所有茶都可以冷泡吗?

什么茶可以冷泡,所有茶都可以冷泡吗?

2023-03-13 204
白牡丹茶的功效与作用白牡丹茶的禁忌

白牡丹茶的功效与作用白牡丹茶的禁忌

2022-12-10 792
「答疑解惑」都是泡茶,为啥只有你把上千元的茶泡成了100元?

「答疑解惑」都是泡茶,为啥只有你把上千元的茶泡成了100元?

2022-08-14 508
刮风寨古树茶的特点_三家村古树普洱茶口感

刮风寨古树茶的特点_三家村古树普洱茶口感

2022-09-28 969

普洱茶正品商城

买普洱茶·上茶窝网!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优惠多多

马上去选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