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席
因茶而生
是茶的外延与展现
参加一个茶会
不仅是品茶之滋味
还要感受茶席所带来的
内心宁静与愉悦
好的茶席
清净素雅
无需过多雕饰
便能在有限空间里
让意趣无限延伸
茶席
不是刻意的摆
而是用心的布
应天之时
载地之气
以实现人与自然地融合沟通
器具之间
不是干枯的罗列展示
而是彼此之间
有着生命的相生相惜
有着气韵流动的相互映照
好的茶席
不是为了作秀
也不是固定不变
而是因境利导
只为能够更美更风雅的
喝好一杯茶
茶席,造境
茶席的出现,在陆羽《茶经》的问世前后。陆羽的《茶经》,把茶从药用、羹饮的时代,带入了品茶轻饮的新境界。自此,茶席的布置也成为了茶汤审美的一部分。
好的茶席,并不仅仅是一方只放上了茶壶、茶杯、茶则、茶荷等茶器的席子,它还是一个喝茶的意境空间,为喝好一杯茶而服务。在一些茶人眼里,这个空间,无关平米大小,也无关奢俭之别,而是一个帮助茶人进入茶世界的桥梁。
所以,追求意的优雅和境的深邃,是古今茶席追求的主要目标。
唐代人喝茶,讲究追求茶席的自然境界,喜欢于山水之间择境造席。竹林、花下、清泉、溪畔,都是唐人品茶布席的好去处。
顾况喜在“杏树桃花之深洞,竹林草堂之古寺”布席。女诗人鲍君徽的亭茶宴,则喜在“幽篁映沼新抽翠,芳槿低檐欲吐红”的清雅美景里布席。灵一先生颇具禅思,他的饮茶之境是“野泉烟火白云间,青溪流水暮潺潺。”
宋代点茶风行,对于茶席布置的审美也是更上一层楼。如果说唐人的茶席在山水之间,那宋人的茶席,则是把山水自然之境搬到了居室内。插花、挂画、焚香,成为了营造茶席幽静必不可少的工具。
明代的茶席,与宋代相比,则更为清雅入微,幽静脱俗。徐渭曾说“品茶之境,宜精舍、宜云林、宜寒宵兀坐、宜松风下、宜花鸟间、宜清流白云、宜绿鲜苍苔、宜素手汲泉、宜红妆扫雪、宜船头吹火、宜竹里飘烟”。
明代的罗癝说:山堂夜座,汲泉煮茗,至水火相战,俨听松涛,倾泻入怀,云光潋滟,此时幽趣,未易与俗人言者。
就像陈洪绶的《品茶图》里,茶人坐在碧绿的蕉叶上听琴品茶一样,明代的茶席真正是风雅之至。
seb.jpg" alt="择境造席更美更风雅地喝好一杯茶">古人在茂林、修竹、蕉阴、奇石、名泉、清居、雅境里,插花焚香,挂画品茗,他们把自然山水、幽静庭院,作为惬意的茶空间,巧妙地借景山水,在空山新雨、鸟啼花落中,利用手头的茶器,在无边光景中布出了一个又一个唯美自在,足以表达内心的人文茶席。
茶席,四季
茶席,也可根据四季气候的不同,来布置不同的茶席。或温柔、或清凉、或朴素、或华丽。让茶客在一方茶席之间,感受四季更迭的美妙瞬间。
初春的清晨,折上几枝新绿插在席边,铺上明亮的席布,泡少许明前龙井,再配上一碟子绿豆糕,在茶叶舒展中感受春天的生机与温柔。
入夏的夜晚,于荷塘边上的凉亭里置茶席,采撷荷叶一支荷花一朵供瓶,摆上夏日鲜果,冲泡一壶乌龙,于晚风中感受夏夜的清凉与风雅。
初秋的午后,在庭院里布席,以红枫叶为茶托,捡拾几枚黄色小果子点缀茶席之间,泡一壶熟普,听一曲古琴,在树叶悠然飘落之际领悟秋季的流转。
冬日的黄昏,以粗棉布为席,配以温暖古朴的柴烧茶器,插两三枝水仙,煮一炉老白茶,在温润醇厚之间,感受冬日的清寂与慵懒。
明代黄龙德的《茶说》,写尽了茶席空间的四时之美:“若明窗净几,花喷柳舒,饮于春也。凉亭水阁,松风萝月,饮于夏也。金风玉露,蕉畔同阴,饮于秋也。暖阁红炉,梅开雪积,饮于冬也。”
茶席,在不同季节、不同花卉、不同地点、不同器具、不同心情下布置的,趣味也各有别致。
无境也为席
我们常常都以为,有茶,有器,有花,有香,才可营造好一方茶席。但是,茶席就像是写意的绘画一样,形式不是全部,更重要的是茶人的心性。
茶席,就像一面茶人的镜子,映照的是设席者的内心。心对了,茶席就对了。心如果没有真正理解茶的本质,那布置的茶席也只是刻意。
日本茶圣千利休有这样一则事迹。他的弟子宗二跟随千利休习茶已二十年,后因得罪丰成秀吉而被贬至穷困之地,只剩一只珍爱的茶碗随身陪伴。
多年后,宗二再见到利休时,利休考问宗二的茶道是否有精进,但宗二却反驳说,茶道优雅的情怀,须得有炉,有茶釜才办的到,我只有一只碗,如何能做好茶道?
利休听闻后叹了一声气说:真正的茶人,只要有一碗在手,就可为茶道,哪怕身无长物,但只要胸中有决心与创意,就能体会到茶道的乐趣。
宗二虽有茶人的审美,但还远远没有窥探到茶道的真意。
元代词曲家张雨是懂茶之真意的人,他在散曲《水仙子》里写道:归来重整旧生涯,潇洒柴桑处士家。草庵儿不用高和大,会清标岂在繁华?纸糊窗,柏木榻。挂一幅单条画,供一只得意花,自烧香童子煎茶。虽然张雨的生活,寂寞孤苦,但他却能把草庵变成雅席,把柴桑过成繁华。
东瀛茶人伊藤古鉴也是懂茶之人,在所著《茶与禅》中写道:“不会举行茶会,也不会有过分举动,亦无可炫耀的茶具,唯依自己的心境,取出寺存古时茶碗,每一天,每一天,只便是饮茶,就是我的快乐。”
古语有云:君子不器。茶席的境界不在于“器”而在于“神”。喝茶不拘于形式,有茶席固然是好,但若无茶席,也要能因境而起,不受身居场所限制,随心地构建出一个品茶的意境空间,这才是喝茶的至高境界。
茶席,有春花秋叶的痕迹,有光影骤忽的来去,有一壶茶的浓了又淡,有啜苦咽甘的回味,有凝聚着物象和意向的审美,也有茶人生命的体验......诗意而美的茶席,会让人产生内心的愉悦和品茶的快感。
但若是一个少了茶人心灵倾注和映射的茶席,也不会是真正的美之茶席。
参考书籍:
《茶席窥美》静清和
《茶席|抖一身尘俗安一室清雅》
《茶席的境界在“君子不器”》
图片特别感谢:拙不锦
来源:茶悦世界,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