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心畬 抱琴访友
思维观点百花齐放的现在,是多元而又繁荣的时代。
个性的、尖锐的、深沉的、跳脱的,正在成长的一代和已有所成长的一代,个性分明,思维跳跃,是靠近现代的成熟,而远于古代的稚嫩。
而当传统文化吸引到一部分人的注意,它就是个不错的开始。
不管是诗词大赛中的飞花传令,还是汉服汉文化走出国门,亦或是年轻一代,开始被古词古韵吸引,追星文化也多了对儒雅风度的追捧,这都可以算是一种汲古的现代影响。
唐伯虎 悟阳子养性图 局部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汲古,汲取的是一种传承,是一种由古及今的思索,是一种中国文化的气质。
最容易最触手可得的汲古方式,莫过于读书。为什么有言道,一看就是书香门第,或是当今所说看着像是读很多书的人。此处,不是贬义,这种感觉就是书卷气。
书卷气是一种独特的气质。
石涛《堤畔烟雨》
它是不能言语直接概括的一种感觉,其滥觞可推至宋代。清代文学家刘熙载《游艺约言》中说:“书要有金石气,有书卷气,有天风海涛、高山森林之气。”
古代文人多用“书卷气”和“金石气”来分析书法作品,评论高下,魏晋开始,人们渐渐把文人士大夫书法笔下的效果与他们的文化知识修养,与他们的精神气格联系起来。
书卷气一词,于《现代汉语词典》中释:书卷气,指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
书卷气从读书中来。
溥心畬山水画
如果说书卷气,是一种高雅的气质风度,良好素质的外在表现,那么这种书卷气,多源自于书卷,得益于文化。
刘熙载《论书》云“凡论书气,以士气为上。若妇气、兵气、村气、市气、匠气、腐气、伧气、俳气、江湖气、门客气、酒肉气、蔬笋气,皆士气之所弃也。”
溥心畲作
书卷气,是于书中长期浸润、潜移默化的留存。
于书中观描述解思辨,于妙处拍案而起,这和收藏者久寻而得一好物,游戏玩家通关,其兴奋之意除对象外,没有什么不同。
何可观古人意,隔千百年如面相对,思其思,想其形,这是一种古意今人的时空相知,也是书卷之内的气场交流,道相同,可以言。
温文尔雅,文质彬彬,有书文做基,腹内有诗书,气自华也。
书卷气从修身中来。
溥心畬 江干吟诗图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清代萧抡谓作《读书有所见作》中言: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亦有言「五日不读书,筋力欲衰老。十日不作文,心思已枯槁」(清代: 郝懿行《励志》)
而读书,不能只是读书,只是单纯的“书生”“学究”,“百无一用是书生”不是一种论点,而是一种感慨。
溥心畬 松溪高士图(局部)
如果当做观点它就是一种谬论,但如果,只是针对于书面文字,而不能付诸实践,“愧无半策匡时难”,它也有一定论点依据。
故,书卷气来自于书山识海,但更深层次的意义是以书修身,以文医愚。
书卷气,不是书生气,不是掉书袋,不是酸腐气,而是以古观今,以文观己,不是活在纸卷中,而是活在现实生活中。
溥心畬 沧波独泛
藏书在架,会心阅览,行有度,止有法,久之,气质生也。它藏在举手投足,微笑点头,藏在说出的话、做过的事中。
摹书中驰骋性情、纵恣笔墨,融会贯通,用以修身、修性,除去傲慢、卑微、骄奢、陋俗、市侩,弃外而重内,留兰在幽野、温润如玉、如沐春风。
愿以书卷气,踱步此生长路。
溥心畬 秋山策杖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