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人刚出生的时候,禀性是善良的。
古时作画,山水人物、诗歌辞赋都是现实的映射,呈现出风格流派繁多,而婴戏纹便是人物中的重要素材之一。在任何朝代,孩子都关乎着家族传承,国家兴亡...孩子就是未来。
婴戏图
相应而生的,对于孩子的重视和期待也就越来越多,要不然怎会出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婴戏图就是各个时代的产物,在凸显时代特点的同时也抱有美好期待:五子登科、多子多福、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等等...
下面小逸就带领大家进入到婴戏纹的时代发展:
婴戏纹,是以儿童游戏为装饰题材的纹样,是瓷器人物装饰中的典型纹样之一。所谓的婴戏,即以孩童为画面的主角,描写儿童钓鱼、玩鸟,蹴球、赶鸭、放鹌鹑、抽陀螺、攀树折花等种种活动,着墨不多而情趣盎然。
唐代:
“婴戏”题材最早出现的是汉画像石《母子图》,汉以后在绘画、雕刻、丝绸上的婴戏纹逐步得到发展。而陶瓷上出现婴戏纹的时间并不早,唐代长沙窑的《青釉褐彩婴戏纹执壶》是目前所见较早在陶瓷上的婴戏纹装饰。
青釉褐彩婴戏纹执壶
这件婴戏纹作品不仅表现了当时娴熟的技法和孩童的真实写照,又体现窑工们对生活的感受,为后世的婴戏纹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宋代:
宋代经济繁荣,文人画坛欣欣向荣,婴戏也吸收了民间绘画风格,以苏汉臣的艺术成就最高。通过儿童的活动来反映风土民情,至今仍被拳拳服膺的婴戏图题材巨擘。
《灌佛戏婴图》 159.8×70.6厘米
“婴戏”在宋代的磁州窑和景德镇青白瓷上应用得较多,其中以磁州窑的婴戏画面最为生动,刻划花、篦划花、模印花、白地黑花等装饰艺术与婴戏纹结合,刻画出孩子们可爱姿态。小河边、草地上、山间、溪流旁随处可寻少年儿童嬉戏的身影。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社会人口增加,经济发展,艺术创作自由活泼的现实。
元代:
元朝时期,最有名的的便是元青花及大气的纹饰图腾,而婴戏这一类尽显浪漫主义,文人悠闲的图饰在崇尚豪放派的元朝并不流行。直至明清时期,婴戏再度盛行。
元代 磁州窑婴戏纹枕
明代:
在明代瓷器上的婴戏纹开始进入鼎盛时期,儿童的形象也在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绘画上越来越精细,数量上也在逐步增多,以十六、百子较为典型。
婴戏纹在明代亦为流行,常见的婴戏纹图案有戏莲、蹴鞠、放风筝、捉迷藏、斗蛐蛐、玩花灯、习武、对弈等,都是明代儿童生活的生动写照。同时,统治者的喜好也是婴戏得以推广的重要原因。
明永乐宣德 青花十六子婴戏纹瓷碗及婴戏图展开图
清代:
清代婴戏纹图案主要以彩瓷的形式出现,布局较满,色泽艳丽丰富,人物比例协调。
清嘉庆 珊瑚描金五彩婴戏大碗
清工瓷器上婴戏纹多描绘富贵子弟的游戏场面,如点彩灯、骑马做官、舞龙等,绘工精湛,画面层次分明。这一时代婴戏纹除去了多子多福的寓意,又被赋予了升官发财的期许,使得原本纯真的儿童嬉戏图绘里夹杂了世俗的味道。正因如此,婴孩的形象日显呆板,失去了儿童的灵动欢脱。
清康熙 五彩婴戏图罐
中国作为农业古国,历代传统封建社会尤其看重子孙传宗接代、光耀门楣,将生儿子为荣的男权思想发展到极致,且深入人心。而婴戏图,作为祈求后代子孙昌盛的图饰被人所追捧。
现在婴戏纹也大量的运用到瓷器装饰上,对孩童最纯真朴实、无私无邪的嬉戏场景进行生动描绘,不仅表达了人们祈求富贵满堂、喜庆吉祥的美好意愿,又蕴含了企盼“童心”返璞归真,天性纯真的美好愿望。
好茶,岂止于茶
茶好器不对,是暴殄天物
茶遇好器,妙不可言
做好茶具,让喝茶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