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人们饮茶,喝的是茶水,而在古代,刚开始的时候,人们用茶做过菜,用茶煲过粥。这是什么缘由呢?
在我国流传着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在远古时代,人类要生存下来,什么能吃,什么能喝,什么有毒,什么能解毒,这些就是首要解决的问题,神农在一次次的尝试中发现了茶的存在,传说神农吃了有毒的草,后来用茶解毒才活了下来。因此茶刚开始是被当做药用的。
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时代,填饱肚子是人们最大的期盼,这个时期凡是能吃的花果茎叶,鸟兽虫鱼,当作人们当做食物享用。而在医疗水平有限的年代,虽然茶药效低微,但是还是被当成了良药,也正是因为药理低微,茶又被人们当成食物食用。用茶做菜汤,用茶煲粥甚至做成凉菜也就不足为奇了。
新鲜的茶叶味道苦涩,被制成食物后,仍是难掩其苦味,人们因此会添加一些调料,例如在茶汤之中加入油盐酱醋以此丰富口感。
后来随着食物品类的增加,生产力的提高,加之后世茶圣陆羽认为,加入各种调料的茶汤就像沟渠的污水一般难喝,于是茶汤慢慢得到了改良,用茶做菜的传统也慢慢改变了,不过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仍保留着这一传统,例如云南的基诺族就会用茶做成凉菜吃
在春秋时期盛行用茶做菜,将茶叶和嫩茎放入锅中,当成菜汤烹煮,放入油盐酱醋,一锅热腾腾的茶叶汤就做好了。这样一锅茶叶汤往往被用来配合着主食一起吃。不过想必滋味好不到哪里去,否则大家也不会将这种菜汤当成“苦荼”了。
唐朝时期,人们还习惯在茶汤中放入各种配料,例如大蒜生姜,橘子皮等等,当时的茶与如今我们喝的可能大不相同。后来经过茶圣陆羽的影响,从唐朝开始逐渐追求茶中真味,这些重口味的茶汤就逐渐淡出人们视线了。
我国古代的饮茶史历经千年,在不同朝代,制作方法和饮用方式均有差异,从开始的绿茶,发展到如今的绿青黄红黑白六种大类,从重口味的茶粥到如今的清茶,其间转变可能让许多人觉得惊异,不过喝茶却一直是国人的传统习惯从未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