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动物。敏捷迅速、优雅可爱,形体姿态都十分符合我们的审美观念,因此从古至今,鹿纹,一直都是人们进行艺术加工中的重要元素之一。
鹿纹样式
鹿,图腾崇拜的“元老级”纹饰
说到图腾崇拜,可能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龙、凤、青鸟、白虎等等,这些纹饰华丽大气,威猛高大,从原始社会至今都经久不衰,然而鹿纹,其实也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
汉·鹿纹小壶
从原始社会开始,人们开始出现了纹饰美学的萌芽,最早就出现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彩陶器上。至夏商西周时期,青铜器兴盛,鹿纹自然而然也就出现在其中,体现人们的美学情趣。
殷墟·鹿方鼎(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战国至南北朝时期,鹿的应用方向更为广泛,玉器、漆器、壁画以及砖雕等物品上皆有所展现。这个时期的鹿形动态更为丰富,或卧、或伏、或奔、或跃,由刻板到灵活产生了较大的改变,与宗教相结合,鹿角、鹿蹄等的刻画也更为细致。
西周·玉鹿
北魏·莫高窟 第257窟 九色鹿本生 主室 西壁
唐朝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影响,鹿纹更趋向于欣赏、把玩,艺术成分更高;宋代的鹿纹倒是削瘦一些,只是线条反而没有唐朝的细腻,倒是有另一种美感,辽、元的鹿纹则贯彻游牧民族一向的风格,大开大盍、粗狂奔放,野性十足。
唐·骑马狩猎纹铜镜
宋·白釉刻花黑彩鹿纹枕
明清时期自不必说,鹿纹的刻画写实不说,色彩也更加丰富,眼神、神情、鬃毛……都十分细腻,与其他纹饰相结合也十分普遍,鹿纹之美,普及甚广。
明·白玉镂雕松鹿纹带饰
一鹿生百韵
古代人民认为鹿是一种神物,是人升仙时的乘骑,同时也是一种瑞兽,有祥瑞之兆。《符瑞志》载:“鹿为纯善禄兽,王者孝则白鹿见,王者明,惠及下,亦见。”由此可见,鹿之美,人尽皆知。
西汉·“甲天下”瓦当
至战国时期,鹿很多时候是一母鹿与一小鹿同时出现,这表现了一种人类最初由一种生殖崇拜到人性与“孝”的转化,这是亲情与子嗣绵延的一种表现形式。
战国·子母鹿纹瓦当
辽金·白玉柞树群鹿图炉顶
而当鹿纹逐渐趋于平民化和世俗化,那么它的寓意也就显得更为丰富和平常。鹿,谐音“禄”,明朝时期便有见到鹿与高官同框的纹饰,身穿朝服的天官,一鹿伴于其身旁或躲藏其身后,寓意加官晋爵。
粉彩人物鹿图玉壶春瓶
当与鹊、蜂、猴合意时,为爵禄封侯;此外,古人认为鹿可以找到使人长寿的灵芝仙草,因而,出现了鹿衔灵芝图案,以祈长寿,而设宴有鹿时,也可表达主人求贤若渴的心绪。
清·青玉衔灵芝双鹿
明成化时期出现了鹤鹿同春纹饰,鹿取陆之音,鹤取合之音,六合意指天地四方(即天地和东南西北),亦泛指天下。鹤鹿同春,即是六合同春,寓意天下皆春,万物欣欣向荣,表达民众祈求国泰民安的良好愿望。
清·广绣鹤鹿同春图
青花海浪梅花鹿纹杯 摄影 | 李冉@仓巴鹿人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鹿纹,是一种从古至今、延续不断的神圣纹饰,从原始社会到文明时代,经历了一系列大动荡、大转变,可本质却仍然不变。
金·白地黑花猴鹿纹瓶
商·鹿首柄刀
它的意象在很多朝代、很多不同种族的文明中都有着难以匹敌的灿烂光辉,反映了文化美学进步的过程和人类思想的跨时代进步。
这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它不沾染复杂的政治冲突,不涉及残暴的侵略和杀戮,只是一种美好,如天上繁星,指引人类文明的前进之路。
主编/仓巴鹿人
撰文/阿森
图源/敦煌研究院官网
故宫博物院官网
河南博物院官网
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