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特定的时代里。当下,我们所处的时空现状是这样:物质生产还没有极大丰富,科技还没有高度发达,每个人还没到不需要严肃地考虑谋生,还未能在经济、政治、教育、文化和其他社会生活系统里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人,还未能淡然地超越生死、病痛和苦难。
在这样的时代,美好生活还不是每个人已具有的状态,还是我们要为之奋斗的目标,我们还有很多不平衡不充分的因素存在。那么在这样的时代,我们怎么活着可以能活明白一些,活透彻一些,也活得轻松、快乐和有意义一些,或者说更舒服些。
最近看了克里希那穆提的《心灵自由之路》,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些感悟。
克里希那穆提,美国《时代周刊》称之为“20世纪最伟大的五大圣者之一”, 是享誉世界的心灵导师。他一生的教诲皆在帮助人类从恐惧和无明中解脱,找到那个心灵的实相,体悟慈悲与至乐的境界。
克氏认为心受着传统、身体安全、家庭、国家、风俗习惯、宗教教条、迷信等诸多范畴的制约,活在对立、矛盾、恐惧之中,时常在恐惧和抗拒中不能自由。
如何解决这样的心灵问题,克氏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即把心灵概念分解出生-爱-死三个范畴,通过爱联通生命之生灭,形成生命的完整体系,也在内心以爱为主轴,以专注为修行法门,找到一种让自己安静下来的渠道,通过静思,看清世界及心灵的实相,通观自我,并激发生命的能量,即刻停止内心的纠缠和恐惧,时刻把心理顺,把我们每天所看所触的意象世界理顺,从而形成一种生命的合流,消除淤堵,让心灵通起来,清起来,新起来,动起来。
克氏提出专注的爱,这种爱可以对人对事对物,是情感和注意力的集中投入,并最终能形成了一种内心的合流。个人认为就是我常提到的合和心力。
能不能以茶问心?以对茶的专注和热爱是不是就可以修炼出一种内心的合流,并以此行走于红尘内外。我想以茶内省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合和的境界,是可行的。
当然问心的渠道,可以是茶,也可以是禅、瑜伽、书画、花草、香木、器具、音乐,或者是自己兴趣的一项技能和事务等等,都是一种可以让自己静下来的载体。
这些方式,能近乎道,关键在于它们可以指向心灵的深处,带我们进入生命的静谧点,察看自己的本心,观看世界的原形,时代的本相,人的本能与类的生存发展需要,而后方知个体生命有限性、能动性以及最终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只要时代还发展得不够完善、不够充分,只要人类还保留着某种贪念,只要还没有足够发达的生产力让人简单摆脱生计,还未完全建立每个个体以独立身份进入协商的社会运行机制,没有完全社会化的教育医疗,没有形成足够支撑心灵自由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文化条件,人类一定还要承受着诸多的心灵制约。
但,恰恰人是活的,是可以有智慧的,不应该一辈子都苦逼地活着。无论有多少的心灵制约,都可以,也应该在自己所在的每一个年龄阶段寻找属于自己的快乐之源。这前提是在每一个阶段我们都要找到那个阶段的快乐元素或者意义元素,并且要懂得适时地转段,并有所伏笔。明了之后,你就可以喜悦心去知遇每一个阶段的问题,把心、把意象世界理清楚,而不是埋怨和恐惧,或者是奋力抗争。
这其中的奥秘,孔子在《周易·系传》上就有两句话说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很贴切。欲知其妙,不妨自己吃茶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