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雨笙 - 云水禅心 (弹奏版).mp35:33来自云谷茶人
从古至今,大家都在讲格局。似乎都快被讲透了,突然想,喝茶,能不能跟人的格局,扯上点关系。
网上翻了翻些经典名句,有个说法,表述不错。
格局是一个人的气度,更是一个人的情怀。一个拥有大格局的人,心灵是纯洁的,像高山阔水。其也是一个人精神上拥有的最为清澈清明的境界。
气度、情怀、纯洁和精神上的清澈清明境界,这些东西,喝茶还是可以有的。
关键是得喝懂了才有。至于格局大点有啥用处,我想,不说客观上有什么好的收效,至少会让自己活得舒坦些,让身边接触的人也舒服些。
那怎么才算喝懂?
一是从点状认知向体系认知迈进
开始接触茶,总是先有这茶好香,这水不苦,还有些回甘,慢慢地,随着接触面的拓宽,茶类、品种、山场、树龄、工艺、存储、品鉴技巧等等,你就会越来越细分出来。茶类有几类,品种有哪些,山场有什么特征,树龄有什么特质,工艺有哪些环节哪些窍门,存储有哪些注意事项,品种有哪些因子哪些标准,等等。
在这些基础知识之后,再往更广博更宏观的层面以及更深更精细的层面延伸,比如广的,茶的历史、茶的美学(空间环境和器物搭配)、茶文化、茶哲学;深的,茶的分子成分、分子结构,什么化合物、什么矿物质,什么芳香物质,以及这些物质与身体康养关系、茶量与口感的舒适度、器水与茶的合理搭配关系等。
这些认知一旦形成,便成为有体感认知与概念认知相统一的体系,这种一个个实际标准茶样、体感、茶席样式累积而成的体系,足以让人在这个体系中,得到欢乐,也赢得认同与尊重,或许,满满的幸福感和自信感,便可以顺其自然同步收获。
当然,建立一个体系确实很不容易,不喝进去些茶水,是不太可能的,但当你真正修习了建构这样一个体系的能力,并通过无数的实践和总结,逐步建立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系,你将深知了一些宇宙的奥妙和内在规律。其实,做其他的事情,你将会一通百通、迎刃而解。无论是做项目、做销售、为人处事皆能在体系的宏观视野下运行。
二是从技艺层面向道的层面迈进
茶与其他物质的区别,正是在于其负载着浓厚的文化和哲学思想体系。向道而行,自始至终就是茶产生后的归宿,这里的体系也是博大精深。向真、向善、向美、向爱、向空,皆是历代爱茶之人的修行旨趣。
清人梁章钜的“活甘清香”,乾隆的“气味清和兼骨鲠”;宋人杜耒“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辛弃疾“饮罢清风生两腋,余香齿颊犹存”,黄庭坚“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唐时也是,白居易“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陆羽、释皎然等皆是。
苏东坡的“也无风雨也无晴”更是一种人生至境。茶气带来的是一种淡然与放下。
《印象大红袍》中有一句台词击中了许多人的心:“您把烦恼放下,把痛苦放下,把伟大理想放下,把人情世故放下,放下,放下,找个功夫,喝杯茶吧……”“放下,放下”,轻轻两字、字字千钧,静下心来放空情绪,心无旁骛地喝一泡茶,是最当下、最现实也是最自然的途径。
话说以茶入道。那么,道在哪里?在自然规则里,在正向的人心里。当下,比如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作为一个中国人,整个正向的规则和人心,都在努力建成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都在为着全体人民的美好生活而奋斗。是社会动向,也是人心所向。你融入了吗,是否在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网络强国、文化强国、健康中国、数字中国等领域,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道在哪里?道又在每个当下。在当下的体验和专注以及放下。当下的快乐,当下的专注,既要心有所往,又要心无所住。无,是执着的破除与思虑的止息。无,是无心,是离开妄念的真心,是远离了分别、执着的自由境界,“若不起妄心,则能顺觉。所以云,无心是道”。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在暴风雨中也无风雨也无晴,依然能以清澈干净之心安享当下美丽时光。
若此,道之力,会引领你在风雨里勇敢、灵动前行。
三是从低维度向高维度迈进
喝懂,既是一种体系性认知的建立,是向道而行的修行历练体系,当然,从思维逻辑上更是一种低维向高维迈进的迁跃。当一个人学会了在高维上思考、认知并行动的习惯,那么这个人就在大格局上越走越好。
世界本身是多维的。在低维的人,受困于所在的维度和理解时空,往往是很难看到真相的,看不到大的世界。我们习惯会认为这样人,没什么格局。
高维是让自己多见识点,再进行多维度的拼装。日常,我们能做的便是让自己有更多的维度去理解世界,在实际行动中去践行感知世界。而不是一点点小维度、小认知,便自以为是、骄傲自满。
如果你有幸接触过一些上品好茶,也如果真有能力喝懂,那说明你已启动了高维思维认知系统。越是高级、纯料、原生态、树龄长的茶,结构越精致繁复,质地越细。极淡之中有无穷层次,每一瞬间皆有变化,每一变化皆是细微精妙。除了品其色香味韵,你还得还原到山场、树龄、工艺等要素,然后建立高维的认知系统,尽己之力,读它懂它。
但人无论如何高维,你都无法完全穷极一泡茶,都只能是有限认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这告诫我们,在对人对事对物的认知中,既要保持向高维迁跃,同时也始终对自己的认知存有敬畏,这应该也是一种大的格局。
正如世界没有绝对零度,没有绝对纯净的水,没有与光速一样的物体速度一样。我们应该留给世界的不完美、认知的不完美予足够的包容和理解。
最后总结一下:
如若喝懂,以茶悟之,有体系、有道力、有敬畏,便可曰格局。看得到自己的伟大,也能看得到自己的平凡、自己的渺小,并能身体力行、知行合一,就是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