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陆羽的《茶经》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专门著作,被奉为茶文化的经典,对中国以及世界茶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茶经》作为后世茶叶和茶学研究的渊薮 ,备受茶学研究者的重视,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茶经》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关于《茶经》点校译注之作层出不穷,周靖民编著的《陆羽茶经校注》就是其中之一,它于1987年2月印刷出版,比吴觉农的《茶经述评》早3个月出版。一、...
查看全文 >
茶以悦己,茶以贵人。郭海燕推荐:陆羽《茶经》简明读本,程启坤编著。唐代陆羽《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是中国茶文化的奠基之作。陆羽《茶经》的问世,是中国茶文化正式形成的标志。由于《茶经》总结出了茶叶科学中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并使之系统化、理论化,很多内容至今仍具有研究和指导实践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此本,旨在通过对陆羽《茶经》逐字逐问的解释,并提供一个白话文本及对《茶经》中一系列疑难点进行必要解释。...
查看全文 >
编号:GDZPS7625书名:《陆羽茶经:经典本》版别: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作者:[唐]陆羽著 王建荣编译书号:ISBN 978-7-5537-9306-1定价:49.80出版日期:201901内容简介茶之于中国,就像是啤酒之于德国,伏特加之于俄罗斯,不再只是一杯饮料,更是一种悠久深厚的文化。中国作为茶叶的故乡,有关记载最早可追溯到神农,而陆羽所著的三卷《茶经》对于“茶”的相关考究、阐述,可以说...
查看全文 >
《一之源》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牙者次;叶卷上,叶舒次。阴山坡谷者不堪采掇,...
查看全文 >
《三之造》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茶之笋者生烂石沃土,长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茶之牙者,发于丛薄之上,有三枝四枝五枝者,选其中枝颖拔者采焉,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茶有千万状,卤莽而言,如胡人靴者蹙缩然,犎牛臆者廉檐然,浮云出山者轮菌然,轻飚拂水者涵澹然。有如陶家之子罗,膏土以水澄泚之。又如新治地者,遇暴雨流潦之所经,此皆茶之精腴...
查看全文 >
八之出:山南,以峡州上,襄州、荆州次,衡州下,金州、梁州又下。淮南,以光州上,义阳郡、舒州次,寿州下,蕲州、黄州又下。浙西,以湖州上,常州次,宣州、杭州、睦州、歙州下,润州、苏州又下。剑南,以彭州上,绵州、蜀州次,邛州次,雅州、泸州下,眉州、汉州又下。浙东,以越州上,明州、婺州次,台州下。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江南,生鄂州、袁州、吉州。岭南,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其思、播、费、夷、鄂...
查看全文 >
原文:以绢素或四幅或六幅,分布写之,陈诸座隅,则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饮、之事、之出、之略,目击而存,于是《茶经》之始终备焉。译文:将《茶经》内容分别写在四幅或六幅的白色丝绢上,然后悬挂于座位旁边。这样,茶的起源、制茶工具、制茶方法、煮茶方法、饮茶方法、有关茶事的记载、茶叶产地以及茶具的简略方式等内容,时时刻刻都可以看到,这样,《茶经》所有的内容就完整了。...
查看全文 >
《二之具》籝,一曰篮,一曰笼,一曰筥。以竹织之,受 五升,或一斗、二斗、三斗者,茶人负以采茶也。灶无用突者,釜用唇口者。甑,或木或瓦,匪腰而泥,篮以箪之,篾以系之。始其蒸也,入乎箪,既其熟也,出乎箪。釜涸注于甑中,又以谷木枝三亚者制之,散所蒸牙笋并叶,畏流其膏。杵臼,一曰碓,惟恒用者佳。规,一曰模,一曰棬。以铁制之,或圆或方或花。承,一曰台,一曰砧。以石为之,不然以槐、桑木半埋地中,遣无所摇动。檐...
查看全文 >
《四之器》风炉:风炉以铜铁铸之,如古鼎形,厚三分,缘阔九分,令六分虚中,致其圬墁,凡三足。古文书二十一字,一足云“坎上巽下离于中”,一足云“体均五行去百疾”,一足云“圣唐灭胡明年铸”。其三足之间设三窗,底一窗,以为通飚漏烬之所,上并古文书六字:一窗之上书“伊公”二字,一窗之上书“羹陆”二字,一窗之上书“氏茶”二字,所谓“伊公羹陆氏茶”也。置墆臬于其内,设三格:其一格有翟焉,翟者,火禽也,画一卦曰...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