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5年:唐代时,日本和尚最澄大师及806年空海大师,留学我国研究佛学,归国后,将我国茶叶蒸青绿茶的制茶技术传入日本。 1811年:荣西和尚留学回归日本,将锅炒茶制法传入日本。 1828至1833年:茶叶产制技术传入印尼。荷属东印度公司派茶师杰哥逊前后六次来我国学习研究,每次均带回茶种、制茶技术工人及器具。 1833年:苏俄来茶我国采购茶籽与茶苗,1848年开始采摘,依照我国茶叶制...
查看全文 >
降雨量的多少会对茶叶产生很大的影响吗?事实上,在茶树生长过程中,水分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在热量和养分都满足生长要求时,水分就成了影响茶叶产量的主因。在适当的土壤条件和一定的管理水平下,有机茶叶产量和质量主要取决于气象条件,而气温和降雨量对有机茶叶产量的影响则更为明显。在特定的纬度和土壤条件下,茶叶的生长受气候影响很大,特别是气温和降雨量,降雨量会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茶树性喜潮湿,需要多量的雨水。...
查看全文 >
温度对茶叶的香气、汤色,滋味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南方的七、八月间,气温有时会高达40℃以上,即使茶叶已经干燥避光贮藏了,也会很快变质,使得绿茶不绿,红茶不鲜,花茶不香。因此要维持或延长茶叶的保质期,应采用低温保存,最好能将温度控制在0~5℃之间。 温度过高是不利于普洱茶的陈化的,大家应该知道普洱茶的陈华是微生物作用。其实是氧化的过程,而在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多酚氧化酶活性最大发挥空间在20-2...
查看全文 >
1 氮元素与茶叶品质的关系氮元素是构成茶叶蛋白质、氨基酸和咖啡碱的主要营养元素, 也是茶叶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一般而言, 氮肥施用不足时, 茶树新稍的生长会受到抑制, 对夹叶会增多, 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会降低, 严重影响茶叶品质。尽管氮素能够提高茶叶中氨基酸、茶多酚等物质的含量, 但并不是氮肥施用的越多, 茶叶的品质就越好, 若氮肥施用量过大, 会促使茶树叶片光合产物向合成蛋白的方向转化, 从而减...
查看全文 >
⒈茶毫是什么?茶毫,也叫茶毛。是茶叶芽尖上面细小的绒毛,含有丰富的茶氨酸、茶多酚等营养物质。⒉茶叶上为什么有茶毫?茶叶片背面的毫毛其实是茶树品种的特征,不同的品种,毫毛的长度、密度、粗度、色泽、分布都不同。茶毫主要长在幼嫩芽叶的下表皮,内含有丰富的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等品质成分,对干茶风味品质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一般来说,鲜叶的嫩度越嫩,茶毫就越多,所以这个指标在很多情况下作为茶叶嫩度的一个重要...
查看全文 >
从鲜叶加工成成品茶,再流通到市场进行销售,最后被消费者购入家中,往往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在这段时期内,茶叶产生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对茶叶的品质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温度、氧气、光照条件和包装材料等。一、水分茶叶自身含水率在3%~5%时,可以有效防止茶叶氧化劣变;而含水率>12%时,则会发生霉变,产生陈味,严重影响茶叶的品质。贮藏时空气相对湿度则认为以<60%为...
查看全文 >
【摘要】红茶初制工艺对品质的影响茶学专业学生必备资料初制工艺是红茶品质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红茶的传统初制工艺包括鲜叶-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等,各个工艺阶段的差异形成了不同品牌红茶的品质特性。最早的中国红茶是出现在福建武夷山一带的小种红茶。1875 年前后,红茶制法由福建传至安徽祁门一带,继而江西、湖北、台湾等地都大力发展红茶。中国红茶分为三类,即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其中工夫红茶是中国特有...
查看全文 >
中国作为茶叶与茶文化的起源地,有着丰富的茶文化底蕴。中国茶叶根据制作工艺与发酵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六大类,分别是红茶、黄茶、绿茶、白茶、青茶及黑茶。绿茶Green Tea 未发酵;白茶White tea 轻发酵;黄茶Yellowtea轻发酵;乌龙茶(青茶)Oolongtea半发酵;黑茶Darktea 后发酵;红茶Black tea 全发酵。发酵程度分类一图读懂茶叶制作工艺绿茶简介白茶简介黄茶简介青...
查看全文 >
气温是影响茶树生长发育最主要的气候因子,一般认为茶树生长的适宜气温为15~30℃。冬季气温过低,影响茶树越冬安全。在这样的早春时间里,最怕和最遗憾的就是茶叶遇到“倒春寒”,眼看着平均温度升到10摄氏度,芽茶刚刚萌发,如果遇到天气骤然下降,这样的天气,会让芽茶受到冰冻,芽茶变成黑色的状态。冻害天气下,对早春的危害最大,会直接影响到春茶的采摘和收成,冻害发生的程度大小,对茶园芽茶的品质有直接关系,轻微...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