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国志·巴志》记载了在距今约3000年前的西周时期,古巴蜀国已有茶树种植,并将茶叶作为地方物产,进贡给当时的天子周武王。到了西汉时,王褒在他的《僮约》中已有“烹荼尽具”,以及“武阳买荼”的记载。其中,“荼”字据考证就是茶。 唐代煮茶讲究三沸 尽管茶叶在周代就已经大量种植,但在汉代以前,茶叶是被当做一种蔬菜,跟葱、姜、橘皮等煮到一起来吃的,王建荣表示,这是茶叶的蒸煮羹饮时期,真正饮用是...
查看全文 >
茶叶,是我国的一种传统饮品,我国国人饮茶历史悠久。根据《说文解字》中对“茶” 做的注解:“茶,茗。” 可知,在古代,“茶”也叫“茗”,“品茶”也可叫做“品茗”。 另外,根据陆羽的《茶经》还可知道,茶也可称作“荼”。 早在先秦两汉时期,茶叶就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不过根据现有相关资料的搜集,这 个时候还没有产生咏茶的诗歌。但是,这时在《诗经》中也有一些诗句提到过“荼” 了: 比如《诗经》中的《邶...
查看全文 >
明洪武二十四年九月十六日(公元1391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废团茶,改贡叶茶(散茶)。后人于此评价甚高:"上以重劳民力,罢造龙团,惟采芽茶进。……按加香物,捣为细饼,已失真味……。今人惟取初萌之精者,汲泉置鼎,一瀹便啜,遂开千古茗饮之宗。" 两宋时的斗茶之风消失了,饼茶为散形叶茶所代替,碾末而饮的唐煮宋点饮法,变成了以沸水冲泡叶茶的瀹饮法,品饮艺术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开千古清饮之源。 明...
查看全文 >
从神农时期到隋朝是中国茶道的酝酿时期,远古时代无文字记载,但留下了美丽的传说。相传神农身体奇特,肚皮透明,五腑六脏一览无余。按时下气功理论家的推测,神农是具有特异功能的人,可以凭观察,靠感觉,断定植物入哪经、走哪穴、治什么玻当然,尝遍百草难免中毒。 世界第一部药物学著作、据考证成书于先秦的《神农本草》云:“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与此相关的传说有几种:一说神农尝到茶叶后...
查看全文 >
唐朝人喝茶全是煮:先用茶碾子把茶砖碾碎,碾成粉面状的茶末,再用茶罗把茶末过滤一下,然后把茶末投放到滚水里,像煮饺子一样煮上三滚,最后喝那一锅茶汤。 宋朝人喝茶,比唐朝有所改进,他们用小勺把茶末分到几个碗里,冲入滚水,一边冲一边搅,快速搅动,让茶末跟滚水充分混合,这叫“点茶”。点好的茶汤上面还会泛出一层乳白色的泡沫,好像卡布奇诺咖啡。 在宋朝的茶道中,烧水是很关键的一步。宋朝人点茶一般不用...
查看全文 >
文|小詹茶肆(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提起茶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甚至有些人认为,一日可以无肉但不可一日无茶。确实,茶能点缀生活,喝茶不仅能有益健康还能舒缓身心、消除疲劳。在我们的印象中,茶是用来喝的,它是一种健康的饮料。然而笔者家乡的方言,通常把“喝茶”叫做“吃茶”。那么问题来了,为啥福鼎方言用“吃茶”来形容喝茶的行为?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茶最早就是用来吃的,而福鼎...
查看全文 >
晚清至民国时期,随着近代中外经贸往来的增加以及国内商业资本的发展,使宜兴紫砂业发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变化,那就是由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的制作逐步转变为近代陶瓷商号或公司的批量生产。加之国内兴办实业的风气影响,这一时期紫砂壶商号和公司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在无锡、上海乃至国外成立:光绪二十八年(1902),宜兴鼎山宕窑户鲍氏、陈氏合资,在新加坡开设“鼎生福”陶瓷店;公元 1912年(民国元年) 宜兴葛逸云与日本商...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