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埠前上海茶叶对外贸易(一)唐至明代茶叶对外贸易〈739-1643年)上海在唐代中期,原属苏州府华亭县(今松江县)的一个江边小镇。后晋天福五年〈940年),复邑为州时,在嘉兴县设立秀州,划华亭、海盐二县归属秀州,从此上海脱离苏州,转属秀州。宋代时期,海上贸易已有发展。初在杭州设立两浙市舶司,管理江浙地区海港贸易。淳化二年〈991年),秀州华亭县青龙镇已有海舶往来,成为重要港...
查看全文 >
茶叶引发战争?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清朝时代!中国的茶叶贸易走遍全球!很多国家都有中国的茶叶,茶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饮品之一,全世界的银子白花花的银子!流向中国。这个时候有些帝国主义看着眼红,提出关贸协议,要出口茶叶必须进口鸦片,这样才对等,从此中国的哪贸易双边化形成,这就是历史上的贸易兑换。国内看到鸦片的商机!不种粮食,全部种植大麻,提炼鸦片,所以出现历史上的丁戍奇荒,死人无数。现在我们是工业大...
查看全文 >
中国唐代之时(7-10世纪),茶叶就已经成为重要的国内商品。早在16世纪,西方人已发现中国人有饮茶的习惯,了解到饮茶能治疗热病、头痛、胃痛等、而从中国的国内商品进一步成为国际性的商品,是由于近世各国东印度公司从事亚洲间的贸易,使饮茶的习惯逐渐在欧洲人之间(特别是英国人)流星以后的事情。随着时间的转移,在东方和西方有着不同的品茗文化。今天,世界茶叶中约有80%是红茶,为欧美国家消费,其余的20%为绿...
查看全文 >
我国早有相当广阔的茶叶市场,并形成大商人资本的茶商。因实行茶行制度,茶商具有一定程度的专利权,利润优厚。清代茶商可分三大类型。一为安徽、福建商人,属主要茶产区的茶商,尤以经营安徽祁门和福建武夷茶著称,资本巨大,行销四方。二为陕西、四川商人,原由边区茶马互市而来,后以经营边茶为主,行销康藏。三是山西商人及江浙、湖广商人,经营内地茶叶贸易。其中尤以晋商即习称西客者实力最雄厚,足迹遍全国,并经营蒙古、新...
查看全文 >
自1844年起,先后有英国、法国、美国、荷兰、葡萄牙、德国、意大利、俄国、日本、丹麦、瑞典、挪威、奥地利、比利时、匈牙利、墨西哥等17个国家在仓前山设立领事馆。这些国家的商人在不平等条约的庇护下纷纷在仓前山开洋行,从事进出口贸易,输入鸦片、工业品等,输出以茶叶、木材为主的土特产品。一时间闽江南岸货仓连片,码头遍布,江上轮船穿梭如织。据英国人1891年绘制的地图所示,当时台江沿岸还是大片沙滩和田地。...
查看全文 >
:标题:中国茶叶贸易的五个时期内容:第一时期在公元五世纪至公元七世纪之间,有人以为,甚至可以推至更早,理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早在西汉之际开通第二时期当在唐宋之际。唐宋之间,中国茶文明已向朝鲜半岛传播,宋朝与辽、夏、金之间也进行着广泛的贸易往来第三时期为明代,是中国古典茶叶像近代多种茶类发展的开始时期,为清初以来大规模的开展茶叶国际贸易提供了商品基础第四时期为近现代。在极盛的明清时代,出口量最高的年份...
查看全文 >
近代中国的茶叶产地,集中在安徽、浙江、湖南、四川,以及福建、云南等地。这些地区的茶叶,除满足当地消费外,主要外销到北方诸省、市及边地。向外地销售的任务,大多由三类商人来完成: 一是安徽、福建商人。以经营安徽祁门红茶、福建武夷茶著称,资本巨大,茶叶行销四方; 二是陕西、四川商人。原由边区茶马互市而来,以经营边茶为主,茶叶行销康藏; 三是晋商及江浙湖广商人。经营内地茶叶贸易,尤以晋商实力雄厚,足迹遍全...
查看全文 >
休谟在1752年出版的《政治论丛》中收录了《论贸易的猜忌》一文,首次提出了“贸易猜忌”的概念。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该概念又被剑桥学派的伊斯特凡·洪特阐发为贸易猜忌理论,为在政治学视角下解读国际贸易竞争问题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工具。然而,随着现代学科的发展和研究领域的细化,政治学与经济学分道扬镳,当今学界对国际贸易问题的探讨往往忽视政治外交因素,在国际关系的研究中也鲜见出于贸易角度的考虑。这就导致目前...
查看全文 >
武夷茶的海上贸易是中国茶叶海上贸易的组成部分之一,但武夷茶的海上贸易亦有其自身发展的特点,这一点也不容忽视。宋明时期,茶禁政策甚严,据《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云:“绍兴十三年(1143)诏,载建茶入海者斩。”明初还规定:“铢两茶不得出关。”(见陈继儒《茶小序》)由此可见,当时武夷茶的地域传播十分受限,海上贸易更是无从说起。直到郑和下西洋,打开了海上贸易之门,武夷茶的海上贸易之路才初见曙光。明万历三十五...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