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聂沛
“沿山皆茶,冬雪初霁,吐白花,满川谷……”这是王夫之先生笔下的南岳茶乡。400年来,无数游客跟随船山先生的足迹,来到南岳感受采茶风情和山中野趣。
(“十里茶乡”好风光。周翔宇 摄)
从衡阳城区出发,沿着南岳高速公路一直向北,大约30分钟便可抵达南岳区,再沿蜿蜒曲折的南马公路而上,往方广寺景区方向前行约8公里,即到了位于寿岳乡的“十里茶乡”。
一片片茶园连绵起伏、错落有致、苍翠欲滴,美得让人心醉。在这里,游客可以体验采茶青、制茶叶的乐趣,还可以学唱南岳茶歌、习茶礼、学茶诗。
(游客在“十里茶乡”感受采茶风情。周翔宇 摄)
近年来,南岳区将茶叶产业发展与休闲、旅游紧密结合,培育茶旅产业新业态,选择景色优美、生态良好、交通便捷的区块开发建设“生态茶园、茶叶观光园、茶趣园、茶叶公园”等茶旅项目,打造集美丽茶园观光、采摘鲜茶、炒茶制茶、茶艺欣赏、科普宣传、休闲养生为一体的综合性茶旅游基地,吸引无数游客来此观光、休闲、栖居。
高山云雾出好茶
中华五岳,唯南岳产茶。
绵延八百里的南岳衡山、海拔800-1200米的中高山地段,便是“南岳云雾茶”的故乡。这里四面环山、古木参天、流水潺潺、土壤肥沃、常年多雾,造就了优良的茶叶品质。
(南岳自然风光秀美。左观奇 摄)
千百年来,“形秀、色绿、味爽、香浓”的南岳云雾茶久负盛名。自唐以来,被列为贡品;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四次提及:“茶出山南者,生衡山山谷”;唐代诗人李群玉赞道:“客有衡岳隐,遗余石廪茶。白云凌烟露,采掇春山芽……”;明代有诗云:“寿岳之茗,祝融称善。云雾作幕,烟霞为幔。”……
历经岁月沉浮与时间打磨,积累起氤氲的温度、历史的深度与文化的厚度,南岳云雾茶的口感究竟如何?
(“南岳云雾茶”各式包装)
正想着,寿岳乡村民便端上一杯刚冲泡好的南岳云雾茶。杯中,银绿翠隐、坚直挺秀,载沉载浮,颇为生动。细细视之,还可见“海底森林”“金枪挺立”的雅趣。把盏品味,阵阵清香扑鼻而来。
“海拔越高,茶叶的品质越好。你去喝平原茶,喉咙里面会有一股淡淡的泥腥味。但喝这个高山茶,喝下去会有一股清香甘甜,这个是没有办法去模仿的。”南岳区委办主任徐红松介绍,南岳云雾茶属于一种自然的清香,不含任何添加剂,口感非常清爽,茶味较浓。
(“南岳云雾茶”清香。周翔宇 摄)
高山云雾出好茶,茶香清秀世间传。近年来,南岳区将茶叶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的重点产业来抓,着力扩大茶基地,提升茶品质,做强茶品牌,开拓茶市场,努力把“南岳云雾”品牌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的著名品牌。
如今,南岳区高山茶园面积达1.08万亩,位居全省之首、全国前列,是全省37个重点产茶县之一。
茶旅融合游客来
傍晚时分,“十里茶乡”杉湾茶场前的露营地,已是人满为患。游客携亲带友,“逃离”喧闹的城市,来此“安营扎寨”,感受万亩茶园里绿意盎然的清新,深吸泥土的芬芳和茶叶的清香。
(游客在“十里茶乡”杉湾茶场前露营。左观奇 摄)
南岳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旷湘平介绍,该区大面积种茶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但由于管护难度大,没形成规模。2016年以前,南岳山上的茶园大多处于半自生状态,茶叶基本上自产自销,没有正式成为旅游特产走出南岳。
以茶促旅,以旅兴茶。2016年,南岳区启动全域旅游建设,出台多个文件政策引导扶持茶产业。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申报“南岳云雾茶”公用商标,对老茶园进行提质改造,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打造集茶海观光、茶文化体验、竹林休憩、绿道休闲、避暑度假于一体的“十里茶乡”景区。还先后举办中华茶祖节·开山采茶仪式、茶产业文化和技术培训、“十佳采茶能手”评比、“背茶诗、送茶礼”等特色活动,擦亮“南岳云雾茶”品牌。
(“天下南岳 ·茶祭祝融”2022迎夏祭茶大典活动现场。周翔宇 摄)
茶园“火”起来了,周边的村民除了在茶场务工,还办起土菜馆、民宿,开发出亲子体验游,搭上茶旅融合“顺风车”。“南岳云雾茶”更成为了游客伴手礼的理想之选。
(游客在“十里茶乡”露营地前娱乐休闲。左观奇 摄)
茶叶产业和旅游扶贫在这里相得益彰。据统计,“十里茶乡”每年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综合产值达4000万元以上,既解决了当地村民外出就业的劳动力,又使茶旅游成为当地的一种支柱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一叶振兴”正当时
“南岳云雾茶”究竟给南岳带来了什么?南岳杉湾茶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李国军有话说。
(茶园连绵起伏、错落有致、苍翠欲滴。左观奇 摄)
李国军是土生土长的原岳林乡(现为寿岳乡)人。他回忆,以前,村里交通不便、没有产业,大部分村民靠外出务工或种地为生,日子过得艰苦。
转折发生在2010年。当年,在政府的支持、引导下,李国军回乡承包茶园,创办南岳区杉湾茶叶合作社,开始大力发展茶业。经过不断地探索学习,他的合作社从一开始单纯的原材料输出到如今的加工“一条龙”。
(茶农在采茶。周翔宇 摄)
被茶叶带富的,还有南岳区1541名脱贫户。每年采茶季,都是他们大展拳脚的好时节。据了解,一个熟练的采茶工,每天可以采摘鲜叶5至6斤,每斤鲜叶可卖60元。更能通过流转土地、入股分红,增收致富。“仅凭发展茶业一项,脱贫户年人均增收超3000元,足不出村也能脱贫创收。”旷湘平说。
一片叶子,成就一项产业,带富一方百姓,托起“十里茶乡”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对南岳区全面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加快推进“三强一化”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最好诠释。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游、制、品、赏、购’五字做足文章,做大做强南岳茶产业,不断丰富茶旅游体验项目,为打造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添砖加瓦。”徐红松说。